对于冯紫英来说,当王好义被撵兔子一样从安州城中逼出来时,这一仗就已经结果注定了。
一万多的乱军要想在骑兵优势巨大的官军面前安全逃入雄州,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王好义这支乱军的战斗力在任丘一战中已经证明了,或许野战占优势时能打打顺风仗,守城战中还能完全坚持坚持,但是野地中的奔袭战或者围困战,那就不值一提了。
“瓦桥关是个好地方,不远不近,我倒是要看看周印这一仗准备怎么打。”冯紫英听得王好义主力一万余人逃入了瓦桥关,不忧反喜,“若是寻常地,我还真担心周印觉得拯救无望,不肯来救了,但现在瓦桥关啊,这可是闻名天下的关隘啊,难道你周印都不肯救一把。”
瓦桥关在雄州城南二十里地处,可以说已经很近了,骑兵须臾可至,但是却隔着一道易水河,而且沼泽众多,连绵不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的确是一个防守佳地,不利于大规模的军队展开,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瓦桥关后方需要有一个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
而且瓦桥关的防御方向主要是针对北面,是宋代利用难免沼泽水域来阻挡辽军南下的屏障,和益津关、淤口关号称阻挡辽军南侵的三关,防御体系并非是针对南面,而是北面。
但现在方向倒转来了,南面包括安州在内都已经被官军攻下,官军的进攻方向是由南向北。
何况雄县虽然在乱军掌握之中,但是雄县西面的一马平川尽皆是官军的攻击范围,这样一来,瓦桥关的防御能力就有些缺乏底气了。
“如果我是周印,我就果断放弃雄县,径直撤往霸州,……”
汪文言话音未落,就被冯紫英打断:“他们现在撤往那里都没有用了,撤往霸州又能如何?霸州、保定县、文安三城能坚持多久?也许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趁着官军尚未大规模南下之前,就果断放弃雄县、安州、任丘以及霸州这一片,星夜南下,从蠡县、肃宁之间突破,去与南部乱军汇合,那样也许有一丝机会,等到任丘一收复,他们就一分希望都没有了,覆灭就是时间问题,可这时间对我也是问题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