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癸字卷 第六百六十一节 固基,风变 (1 / 4)

作者:瑞根 最后更新:2023/9/22 11:02:26
        对于妻子的谀赞,冯紫英自认为还是当得起的。

        若是只想要一举击败建州女真,而不考虑日后辽东的发展,其实他是不需要如此煞费苦心的。

        正因为考虑到对辽东日后发展的长远布局,对建州女真要彻底根绝后患,冯紫英才会如此大费周章地搞出了偌大规模的迁民和建设相结合的一整套方略。

        除了河北乱民,也包括部分来自山东和福建的无地农民,都在陆陆续续登陆辽东。

        当然,相较于规模庞大的河北乱民,这两省的移民数量要小得多,但毕竟也是一个来源多元化的举措。

        冯紫英不希望整个辽东变成一个乱民窝子,哪怕长时间下这些乱民的思维也会得到改变,但他还是需要未雨绸缪。

        一个地方要发展,在这个时代,只要与足够多和足够肥沃以供他们种植粮食的土地,并能为其提供必要的安全环境,其实就足够了。

        辽东无疑就是这样一处所在,只不过在前期由于边地游牧民族带来的威胁,加上相对苦寒的气候,使得这里荒废下来,实际上在唐代时候的渤海国,以及两宋时候的金辽,这一区域的发展并不算差。

        现在海运一旦打开,整个辽东就算是有了大周这样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支持,再加上大军驻扎的轮战,整个辽东,只要不是在最前线,特别是在牛庄到辽阳一线,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地农民的乐土了。

        冯紫英宣布的五年免租赋、连续十年耕种归自己的政策激起了乱民的极大热情,甚至不少乱民已经去信给老家的亲戚,把这一政策带到了老家,邀约老家那些地狭人稠难以为生的亲戚们来这里谋生。

        即便是没有这个政策,筑路、修建码头以及后续陆续建厂的煤铁联合体、水泥工场、伐木场、木材加工厂、车厂、马场、车行也对劳动力提出更多的需求,再加上本身就可以在林中采参、淘金、挖药以及狩猎毛皮等需求,可以说辽东要想谋生远比在中原更容易轻松。

        这也是山东和福建无地农民之所以慢慢接受这里,并陆续开始迁来定居的缘故,若真的是苦寒难以为生之地,就算是安福商人们能把他们哄来,最终也还是留不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迷踪谍影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5.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6. [其他小说]穿越农女要回家 [列表]
  7.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8. [其他小说]三国之白马关郎 [列表]
  9.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
  10. [其他小说]寒门巨子 [列表]
  11.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2. [其他小说]将门枭虎 [列表]
  13. [其他小说]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列表]
  14. [其他小说]极品风流假太监 [列表]
  15. [其他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列表]
  16. [其他小说]渣了良家男后他成了腹黑权臣 [列表]
  17.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8. [军事历史]牡丹行 [列表]
  19. [军事历史]【三国】万劫不负 [列表]
  20. [其他小说]一心求死,女帝却说我国士无双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