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购置宅邸显得没太大用处,不过此番一来就要住上几个月,住驿馆就不合适了。
有人愿意借用,冯紫英也不会矫情,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才有资格来借给小冯侍郎用,不虞有什么后遗症。
冯紫英暂居的宅邸就在朱雀街上,挨着清平桥,紧邻刘公祠,距离金陵府衙和上元县衙都不算太远,算是城中最繁华的所在,论宅邸价格,比起更靠东面一些的紧挨南京老皇城那一片的西安门那一片也不遑多让。
这南京老皇城其实就是沿袭前明的老皇城,泰和帝称帝之后也临时定都南京,然后便一样用这老皇城。
内里也有紫禁城和官署,只不过后来迁都京师,这里的皇城和紫禁城就空闲下来。
皇城内的六部衙门、翰林院、守备府、太庙、社稷坛这些保留了下来,但诸如詹事府、太医院这些就慢慢裁撤了,所以皇城内外也逐渐开始贫民化。
比如像原来的羽林左监、羽林右监、内寓诸监所占区域就都荒废下来。
冯紫英都觉得像偌大一片上好区域,为何不能放开开发?这就是缺乏经济理念。
让南直隶的富人们也可以在这最中心的区域内来购地见宅,既能繁荣城市,还能为官府增收。
紫禁城里当然暂时还不行,毕竟一旦皇帝南巡这里就是行宫,而且南都这一说至今也还保留,哪怕朝廷再不待见南京六部和都察院这些衙门,也没敢说一口气就把它们全给废置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