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上至永隆帝下至六部官员对开海之略如此热衷,甚至压制了许多的反对声音的缘故。
“……,不过这里边牵扯到一个问题,这是债券,不是特许金,既要计息,还要还本,牵扯到发行年限和海税的抵押能力问题,比如三百万都是十年前,那么从十年之后,连本付息一次性要支付三百万本金加利益,可能会高达七八百万两,朝廷一次性拿得出这么多银子来偿还么?”
这个问题的确是一道难题,但是之前内阁也已经商议过了,面对目前朝廷如此困难的局面,这笔债券收益无论如何都要拿到。
但具体如何来操作,他们现在更希望听冯紫英的一些建议和观点,这些东西都是以前从未遭遇过的。
短期临时性借款,朝廷不是没有过,三五十万两,三五个月,不计息,但都是商人们处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借款,像这种借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长期借款,就从未有过了。
说穿了,都是冯紫英这小子脑袋瓜子里想出来的东西,大家都没有遇见过,如何来操作,就连郑继芝这个老户部尚书心里一样没数。
“那紫英你的意思是如何呢?”方从哲也难得地问了一句。
“这要看朝廷的现状,如果全数以十年期开海债券发售,第一计息可能会比较高一些,第二也会让商人们有些疑虑,担心朝廷无力偿还,我个人建议可以采取组合式来发售,比如三年期开海债券一百万,五年前开海债券一百万,十年前一百万,这样一方面消除这些商人的内心担心,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计息,而且如果明年海税的收入可观,我们也可以考虑继续售卖开海债券,那个时候商人们看到海税收入的可观,信心大增,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冯紫英给出的建议前半段都还没什么,即便是叶向高他们都能想得到,但是这后半句却让大家心里一亮,这意味着明年似乎也还可以延续这样的操作法?
从这帮人的目光眼神和表情变化里,冯紫英就能揣摩出这些人心思,包括齐永泰在内,无一例外目光里都多了几分炽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