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冯紫英在获知了宣府军受阻的第一时间就和柴恪计议之后给张怀昌去了信。
之所以是以冯紫英名义发信,也是考虑到柴恪现在是吏部侍郎,不好过多掺和军务,而冯紫英毕竟是晚辈,又是北地青年士子领袖,张怀昌可以接受,叶向高和李三才那边也不会太在意。
只要在延庆州那边给宣府军背后来一击,就能迫使牛继宗放弃幻想,赶紧南下。
冯紫英还是有些担心孙绍祖在大同镇那边的动向。
万一大同局面不利,让他率军和牛继宗的宣府军合兵一处,再加上察哈尔人如果也和义忠亲王勾搭上,还有白莲教的潜在威胁,局面如何演变还真的不可控。
尤其是从老爹和崔景荣那里了解到北地旱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山西、陕西局面都非常紧张,可以说民变叛乱的苗头已经清晰可见了。
如果再拖下去,被义忠亲王窥觑到了虚实,真不肯南下了,就要在京畿作乱,不说他能不能成,单单是把京畿腹地搅得稀巴烂再南下,那日后朝廷想要挽回这一切,都会困难几倍。
现在就是麻秸秆打狼——两头怕,冯紫英不知道叶向高和方从哲他们看到这一点没有,也不清楚义忠亲王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但是这种局面拖下去对双方都有危险。
义忠亲王迟迟不举旗,宣府军就会人心浮动,甚至内讧,同样这样拖下去,一旦大同镇那边局面不利,义忠亲王又选择一个合适时机举旗,那可能会导致整个北地的大动荡,如果白莲教趁机作乱,山陕民变爆发,那局势就不可收拾了。
义忠亲王可以倚仗江南的支持,迫使朝廷做出让步,除非永隆帝醒来,否则到最后,弄不好朝廷还只能委曲求全妥协,这是冯紫英不能接受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