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壬字卷 第二百四十八节 走先手胸怀天下 (1 / 4)

作者:瑞根 最后更新:2023/9/22 11:02:26
        “这是套筒刺刀?”走近工坊中的床台,冯紫英上下打量一片热火朝天的“车间”。

        这其实就是一个工作台,工匠和学徒正在熟练地操作工具器械,加工着雪亮锋利的三棱刺刀。

        这是冯紫英贡献的“创意”。

        带血槽,不适合砍劈,但更适合捅刺,更不易损毁,而且在后座上加了一个渐进式的套筒座,可以轻松地插入到火铳前方的特制突前座架上。

        在需要展开近战的情况下,这种轻型火铳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迅速转化成为一个不太标准的长矛。

        当然操作灵活度没有那么高,但对于即将面临生死抉择的情形下,总比纯粹如一根烧火棍一般的火铳要强太多了。

        毕竟许多士卒在成为火铳兵之前都进行过长矛的基础训练,而现在这个不伦不类的“长矛”,在面临近战的情况下,起码能结阵抵挡一番,甚至救命和扭转战局。

        “是,按照大人您建议,我们工匠们综合试验许多种,最后终于还是试验出这种套筒刺刀最适合这种普通火铳的加装,只需要在三棱刺上加一个套筒座,就能和火铳完美结合,应对一般的近战完全足够了,本身这也就是一个临时应急的解决手段。”

        正在介绍的匠作总师不无感慨地介绍道,对冯紫英的“创意”也是赞不绝口。

        遵化铁厂在交给京畿军工坊之后,迅速成为京畿钢铁军工联合体的一部分,其工艺、管理和产量都迅速得到了质的改变,加上遵化铁厂本身就有大量技术工人,这种蜕变式的提升比起从无到有的建设简直要快太多了。

        而军工作坊原本也有一定基础,但是在技术层级上却要比原来在永平的军工作坊差太多,所以当来自佛郎机和尼德兰的西夷工匠以及自身培训出来的工匠陆续加入遵化军工坊后,这里的产能和技术质量也一样得到了长足提升。

        虽然在自生火铳的制作上仍然还存在一定困难,完全依靠手工打造的扳机机簧对工艺要求很高,随意制作时间和成本也都花费甚大,随意这边的军工坊主要还是以生产普通火铳以及斑鸠铳为主,自生火铳只能少量生产,一个月产量不足百支,低于在永平府那边的军工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迷踪谍影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5.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6. [其他小说]穿越农女要回家 [列表]
  7.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8. [其他小说]三国之白马关郎 [列表]
  9.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
  10. [其他小说]寒门巨子 [列表]
  11.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2. [其他小说]将门枭虎 [列表]
  13. [其他小说]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列表]
  14. [其他小说]极品风流假太监 [列表]
  15. [其他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列表]
  16. [其他小说]渣了良家男后他成了腹黑权臣 [列表]
  17.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8. [军事历史]牡丹行 [列表]
  19. [军事历史]【三国】万劫不负 [列表]
  20. [其他小说]一心求死,女帝却说我国士无双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