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兵力下野地浪战呢?”野地浪战也就意味着临时相遇,对方以骑兵为主。
“这不好说,还是要看地势,但是若是时间宽裕,斥候能提前发现敌情,某也可以一战。”黄得功略作思索,这等情况下他不能示弱。
按照大周规制,边军每一营都有自己的斥候,骑兵斥候和步兵斥候皆有,行军打仗时必定会先行撒出去,取得情报先机。
拔山营肯定有,但是现在只来了二部,不知道带来了多少斥候,这是接战迎敌的先决条件。
“嗯,那我也可以明确告诉二位,我们需要守卫住迁安和卢龙,甚至滦州,但我以为如果能在迁安和卢龙守卫战中予以蒙古人痛击,那么蒙古人位置还能有勇气再南下滦州,所以迁安和卢龙守卫二战可能是关键。”冯紫英沉声道。
“这不可能!”黄得功也毫不客气地道:“便是整个拔山营全部到来,不过三千余人,若是只守一城,尚有一战之力,但迁安与卢龙相隔不过几十里距离,正是骑兵发挥其优势的最佳情形,若是分散而守,必被各个击破,若是只守一城,另一城必遭覆灭。”
冯紫英点点头,黄得功还是比较实在的,说话坦率,也是实情。
偌大一个县城,以卢龙为例,城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三丈六尺,底宽三丈,顶宽两丈,皆为包土石砖,要在这样的城池防守作战,一个营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还需要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敌人造成损伤的情况下,若是敌人持续不计伤亡的进攻,都还两说。
“那如果我们有两个营的火铳军,再辅之以一些其他守城民壮,是否可以守住两城?”冯紫英再问。
黄得功有些迟疑了,“大人的意思是说摧山营或者破山营也会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