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庚字卷 醉里挑灯看剑 第七节 归家(第三更!) (1 / 4)

作者:瑞根 最后更新:2023/9/22 11:02:26
        从油房胡同出来,冯紫英还在思考着这一连串的事情。

        或许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危险,永隆帝也好,内阁诸公也好,兵部那两位也好,应该还是考虑到了一些情况。

        只不过就像乔应甲所言那样,聪明人太多,往往就未必意见一致,或者又觉得人家未必敢铤而走险,就像自己一样,不也觉得只是有这种可能,只不过出于谨慎起见,才觉得应该采取一些对策么?

        除了油房胡同,拐上宣武门里街,这是城西最重要的一条大街,从宣武门可以一直通往单牌楼、四牌楼,和西长安街、西安门大街两条交汇。

        往日这几条街都是最热闹的,到现在,京城里突然再涌入了几万人,顿时就更显得热闹起来了。

        宣武门里街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街,沿街两边虽然不是高门大户居所,也不是官署衙门所在,但更多的却还是红墙碧瓦和临街铺面的存在。

        京师城的官署衙门分布于何处是有讲究的,大多都集中在大时雍坊的东部,南熏坊的南部,阜财坊的中部,小时雍坊的北部,其他像明时坊、黄华坊、明照坊、澄清坊也都有零星分布。

        至于豪门大宅,则基本上都避开了最当面的正街和闹市区,更愿意选择一些幽静但交通方便的寻常巷子。

        比如丰城胡同,比如油房胡同,兵部洼,石碑胡同、松树胡同、板场胡同,以及这些胡同所在的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咸宜坊、安富坊、南熏坊这些都是高门大户喜欢选择的所在。

        像宣武门里街这样的正街,云集了整个城西最好的绸缎庄、香粉号、皮货行、药材铺,像寻常的盐、茶、油、粮这些日常使用的铺行都不会选择这些区域,租金实在太高,不是这些日常生计物事行道能承受的。

        从乡下进城的这些乡绅富户并不代表他们就穷了,更不代表他们对这些需求就小了,相反进了城之后,他们更愿意走出门来消费,这从宣武门里街的热闹程度就能略窥一斑。

        熙熙攘攘的人流虽然不能说摩肩接踵,但是冯紫英估计自己从油房胡同回到丰城胡同起码多用了小半个时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迷踪谍影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5.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6. [其他小说]穿越农女要回家 [列表]
  7.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8. [其他小说]三国之白马关郎 [列表]
  9.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
  10. [其他小说]寒门巨子 [列表]
  11.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2. [其他小说]将门枭虎 [列表]
  13. [其他小说]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列表]
  14. [其他小说]极品风流假太监 [列表]
  15. [其他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列表]
  16. [其他小说]渣了良家男后他成了腹黑权臣 [列表]
  17.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8. [军事历史]牡丹行 [列表]
  19. [军事历史]【三国】万劫不负 [列表]
  20. [其他小说]一心求死,女帝却说我国士无双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