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英,越山营、突锋营和摧城营还远未完成训练,或许和寻常乱军打一打没问题,但是说实话,如果伯颜寨和拜堂寨的人马要突然反扑,他们未必能取胜。「郑崇俭忍不住劝道:「你现在又改变主意要整编西安四卫,这别说半年,一年也未必能整训成功,而且按照你说的,西安四卫现有人手全数栽汰,我们赤手空拳来组建整训,哪里能有这么大本事?」
对于郑崇俭三人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组织人员、物资和经曹来进行统筹安排,布置筹划训练计划,推进计划执行,力求达到训练效果,但是实际上的训练还是要交给军官和老率的。
他们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控住军官们的动向,督促训练执行到位,但冯紫英是要让西安四卫从一无所有开始,这个挑战性太大了。
哪怕是越山营、突锋营和摧城营起码在士卒人手上是不缺的,而且这些乱军士卒中许多都是从三边四镇中出来的逃卒,其中军事能力不俗者亦是不少,所以只要梳理清楚,推动起来,效果就会马上起来。
但这西安四卫就不能比了。
西安四卫和当年的京营有一比。可以说从元熙年间开始西安四卫就基本上没有出过城打过仗,按照谢霞业的说法,关中平原本身就是陕西最富庶的区域,西安四卫就是作为陕西都司后备队存在,这十多二十年都没有打过仗,基本上是慢慢养废了。
西安四卫从参将、游击到守备、千总,基本上都是被原来的武勋子弟占据、这些人在西安城里养尊处优,每月的例行训练基本上点个卵就算数,到后来甚至连点卵都走过场,让长随仆从去,下边士卒们也都是有样学样,发展到后来,干脆就私自脱军籍了。
永隆二年开始到现在,西安四卫原本应该是在籍在编士卒三万五千人左右,但实际上只有一万七千人,也就是一半以上,要么就是直接脱籍了,要么就是在籍不在岗,吃空饷。
这些脱籍者要脱籍就要付出一笔银子,脱籍之后要落户西安府各州县,那就也得要一笔银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陕西都司和西安府各州县的官员们都是从中分走不少。
即便是剩下的这一万多人中,也多是以老弱为主,多年未曾习练训练,要说拉上战场打仗,简直就是笑话。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的意思就是将这一万多人要么直接转入屯卫,撵到巩昌府那边去垦荒,要么就花银子自赎,买断军籍,转籍巩昌府那边去,而西安四卫从流民或者乱军降卒中来招募,采取募兵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