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每天都在一个剧场里,说同样的笑话,嘲笑现任大统领没有80%的支持率,就绝不做任何政治表态。
到了应该高潮,把情感传递给观众的时候,或者关键的笑点,应该技法观众哄堂大笑的时候,你的表演却像因为太熟缺乏爆发力。你的对手戏演员或者观众都没有那种感觉了。
这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发明的表演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乌比·哥德堡作为一个优秀的舞台剧演员和喜剧演员,她的解决方法也很经典,就是每次都强烈依赖现场发挥。要是每次的台词,表演都不一样,那么伱的对手戏演员就没有那种对你陈词滥调的期待感,每次的表演,都会是充满惊喜,非常真实的。
但是电影表演并不需要这样。电影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是观众只要看到最好的那次表演就行了。
所以,导演希望即兴发挥的部分,限制在某一个大致的范围里面。最好每次你只是台词和动作有小部分不同,节奏大体一致。
但是乌比·哥德堡的表演早已成型,罗纳德尝试了几次以后,知道不可能改变。为了进度,罗纳德不再试图去纠正别人的演法,而是将错就错,干脆顺着乌比的演法去拍。
“不就是多来几条嘛?”
反正乌比·哥德堡的喜剧才能一流,每次现场看她都像看站立喜剧脱口秀似的。乌比·哥德堡演的高兴,罗纳德拍的速度飞快,摄影指导也拍的很有感觉……这大导演拍戏,不得多费点胶片?
罗纳德以前拍摄的时候,胶片的使用量比起某些名导一直不高,弄得摄影指导也没办法吹嘘,这次总算可以吹吹牛了。
“我给罗纳德·李拍“Ghost”,乌比·哥德堡的戏份,好家伙,那叫拍的水平高。胶片一尺一尺的走,胶片盒一个下午就得干下去好多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