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德一时不知道怎么和影评家开口交流。
自己在起步阶段被她帮助很大,但是这次的批评非常不留情面。
“来吧,罗纳德,现在的影评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纽约客不会影响很多你的观众的。他们才不会管一个老太太说些什么。”
“不,你的影评对我来说关系重大。”罗纳德一下子感到了放松,走到起居室,和宝琳·卡尔聊了起来。
“电影评论本来就没有百老汇的戏剧评论那样的权力,来决定电影票房。更何况你们电影公司,还发明了影评解封制度。现在的影评,必须在电影上映以后才能出现在媒体上,第一批观众早就不用影评来做他们选择电影的参考了。
更何况我在为纽约客杂志写稿,比起艾伯特他们这种报纸的影评,就更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宝琳哈哈一笑,自嘲起自己的影响力。
罗纳德知道她说的是实话,相比百老汇的戏剧评论可以决定一出新戏的生死,电影评论更多的时候,已经是一种电影公司次要的营销手段了。电影院里的海报花的钱要比公关影评人多得多。
不过他还是表示了不同意,把自己当年处女作“快节奏的里奇蒙高中”受惠于她的影评力捧,才能增加拷贝,变成全国发行的往事告诉她,并且再一次当面道谢。
“我喜欢那部电影,还有你的第二部电影‘彗星之夜’。他们让我想起罗伯特·奥特曼。你没有规定观众用什么观点和方法来看你的电影,他们到了电影院,被你吸引进去,然后发现了超出期望的情节和剧情,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余地,是一种探险。
而你之后拍摄的大制作,则趋于模式化。在电影的前五分钟,我就知道你想干什么。对一个不喜欢重复看自己要写影评的电影的人来说,这不是很好的体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