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人,到底是好人坏人或许一下两下的也判定不出来,可心脏的好坏就可以,怎么确定自己心脏的储量呢,简单!就是平静时期的心率和激烈运动后的心率之差,差距越大表明心能储存越好,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测评方式。
比如你和老婆打架之前心率60,打架后心率80,估计止吐药和西地那非片也要快被安排到日程上了。
手术室内,几乎汇集了华国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儿科蒋院士坐镇手术室,亲自上手心脏彩超。有个院士和没有院士,这玩意真的不一样。当然了,这个可不能是划水或者安抚奖励出来的院士。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科医疗团队,越来越综合化。比如一个好的心脏外科团队,有主刀,有助手,还要有心脏超声医生。
怎么说呢,以前的时候,医生的手术水平,最多就是看疗效,而现在因为各种仪器的诞生,就让手术标准量化。
比如卵圆孔,没有一个好的超声医生,这个洞到底是椭圆的,还是正圆的,医生就没有一个底,而有了一个好的超声医生,人家直接能测量出来这个洞多大,手术医生知道自己的粗细后,都不用思考,一看人家的数据,就知道自己能不能穿过。
说实话,能让一个院士充当手术团队的协助医生,估计有这个待遇的医生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如果加个年龄限制,也就张凡能有这个待遇了。
手术室的张凡,可以说是一手刀一手导管。
华国的介入很奇葩,心内科搞介入。说实话,这玩意其实应该心外科搞得。通俗的说,介入就和腹腔镜差不多。
一个把腹腔镜做到六六六的医生,绝对是一个开腹高手,因为这玩意是托底的。一旦腹腔镜失败,人家可以立刻提起刀子就能划拉肠子。
可心内的医生做介入,一旦出个意外,他没后续的措施,开不了胸,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患者挂掉。
“不行,介入失败,室壁瘤无法封堵,必须切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