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也憋着笑,见到衡山公主脸蛋儿涨红,赶紧劝慰道“衡山殿下年纪还小着呢,这等功夫就是要慢慢雕琢磨炼方能精进,慢慢学就是了,哪里有那般严重”
衡山公主脸儿血红,颇有些恼羞成怒,嚷嚷道“刺绣会不会有什么打紧刺绣不过是小道,人品才是大事哼哼,我不会刺绣也碍不着别人,那等贪得无厌昏聩无能的官员还能进京赶考呢,若是那等人当了大官,才会祸害别人啊”
高阳公主俏脸顿时乌黑一片
武媚娘已经捂着肚子笑弯了腰
晋阳公主也忍不住“嗤”的笑出声来,扭头见到高阳公主光洁的额头已然青筋暴跳,赶紧伸出手捂住小嘴儿,一对秀丽的眸子却早已弯成了月牙
这事儿说起来还是一桩笑谈。
高阳公主的母亲是李二陛下妃子,在生下高阳公主不久便故去,家中亦无什么亲眷。只是前两天一个自称是高阳公主母亲家乡的一个官员前来京城想要参加春闱,却没有获得当地官府的举荐,没有参加春闱的资格,故此想要走通高阳公主的门路。
高阳公主长这么多就没见过母亲的家乡人,自然感慨颇深,便写了一道书札呈递给吴王李恪,让他帮着找找门路。李恪与高阳公主关系甚好,加之又有房俊这一层关系,自然应下。堂堂吴王举荐一个官员参加春闱自然是轻而易举,可惜随后便闹了笑话
那官员刚刚得到春闱资格,便被御史给盯上了
原来此人乃是一个县丞,不久之前有两人打官司,原告送他贯钱,被告知道了加倍送了十贯。上堂时,这位县丞大喝打原告二十大板。原告伸出手作五数,暗示道“县丞,小的是有理的。”这位县丞倒是个讲究人,收了人家的钱不给人家办事,那也要给个说法于是便将一只手放在额头,一手伸开作十状,说“他比你还有理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