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冲长乐公主施礼,然后转身出了门外,拿起斗笠戴在头,那么挺直腰杆、手摁腰刀,门神一般站在门外一侧,目不斜视。
长乐公主自然知道高侃避嫌的心思,有些羞赧,瞅了房俊一眼,不无埋怨道:“本官素来清净自持,如今却好似心有鬼、见不得人一般,当真恼火。”
房俊呵呵一笑:“殿下勿要在意,这厮是个粗人,唯恐在殿下面前露了怯,这才出外头待着,也能自在一点。况且军纪律严明,他们此刻尚在执行军务,岂敢罔顾军法私自用膳?殿下不必理会。”
长乐公主不置可否,抬脚走到茶几前,见到放在桌的书卷,“咦”了一声,顺手拿起看了看,后头惊的看着房俊,问道:“看得懂?”
房俊也不装模作样,诚实道:“微臣固然玉树临风、采无双,可到底对道家之学说并不熟知,看倒是看得进去,但是的确不大懂。”
长乐公主娇媚的白他一眼,不理会他的胡言乱语,抿嘴道:“算你实诚吧,还好你说看不懂,否则本宫随意问你几个书的问题,你若答不来,可要丢人了。”
这部书算得是道家的精髓。作者严君平是西汉末年的道家名仕,爱好黄老,终身不仕。本名庄遵,字君平,为回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自称为严君平。
自汉朝期之后,是道家思想的转型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失去了主导地位的道家学说不再作为统治术而为统治者所用,转而被儒学若取代,其存在和发展只能采取两种主要的形式,其一是作为学术思想,其二是作为长生成仙之道。
由春秋战国以来对道家思想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由著书立说变为对《老子》进行注释,再难有所突破。
严君平的这部《老子指归》算是这一类注释当的佼佼者,颇有见地,只是其人之修为太过精深,书辞古奥、句式相骈,很是晦涩难懂。若是读者本身并非精通与道家奥义,自然很难读懂此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