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得令,转身快步离去。
*****
寅时,武德殿内依旧灯火通明,叛军在宫门之外发动潮水一般的攻势,杀声震天,兼且各自的家卷都还留在府中,眼下叛军肆虐长安烧杀掳掠,殿中的文武群臣各个担忧烦躁,如何睡得着?
战报如雪片一般飞入武德殿。
忽如其来的大雨,右屯卫火器故障、战力受限,叛军攻势勐烈、战局紧张……
不少留在殿上的大臣面面相觑,缄默无言。
“天人感应”古已有之,乃儒家之学说,及至董仲舒之时将其发扬光大。董仲舒将“天人感应”与《公羊传》中的灾异说、墨家的“天罚”等等学说合二为一,认为“天亦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赋予“天”人格化的魅力,而“天”会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种种自然现象表达出来,进而“警示人间”可通过种种自然现象去体察“天命”。
皇帝则是“天的意志”在人间寻找的最高执行者,故皇帝自称“天子”。
于是,每每天有异象,便可据此检查人世间是否有灾祸之事。
以此反推,若君王不明、昏聩暴戾,导致奸臣当道、祸国殃民,上天亦会降下灾祸,惩罚君王……
当下皇位之争最为关键之时,叛军已经兵临城下,上天却降下一场大雨导致最为忠诚于皇帝的右屯卫战力下降、火器受限,按照“天人感应”的理论,岂不是说明李承乾悖逆天道受到惩罚,而晋王才是“天命所归”的那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