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呐,怪不得在真实历史上,被楚王一贬再贬,最后沦落到放逐山野,忧愤投江。
你爱国确实不假,但是对楚怀王这样反应迟钝的庸主,劝谏的时候得讲究方式方法啊!
这么一顿抢话茬儿加上揭短儿,楚王不怒才怪了!
也就是楚怀王耳根子软,虽然是庸主,但也不至于是桀纣那样的昏君。
不然骨灰都给你扬了!还能留你到现在指着他鼻子吵?
你看看人家昭雎,躺在那儿一言不发,乐呵呵地看着你揭楚怀王的短儿。
要不说人家能笑到最后呢。
确实是有几分智慧的。
正如熊午良所想,楚怀王芈槐勃然变色,却对屈原的一通直白的大实话无可反驳。
盛怒之下,楚怀王大袖一扬,挣开了屈原的手,拂袖而去,空留下昭雎、熊午良和屈原在政事殿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