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战车部队,造价极高——战车通体由铜铁所制须知在战国之世,铜铁可是实打实的现金,车轴要用几十年的桑木……一乘战车的打造成本,大概相当于十户人家二十年的赋税。
即便是大国,举国也就千乘战车罢了——这样的国家被称为‘千乘之国’。
因为战车部队造价高昂、补充不易,所以纵观春秋历史,往往能出现‘一场大战便能决定霸主地位’的战例。
譬如晋楚‘城濮之战’,便是著名的‘一战定输赢’的例子。
相比于战车兵来说,秦国新式的主力铁骑在战场上机动速度更快,更加灵活,往往可以用包抄迂回、截断后勤等手段迅速击溃敌军——在后世,这种战法被称为‘钳形攻势’。
而且对于秦国而言,训练这样的骑兵并不难。
首先秦国不缺马,北方草原上的马场可以提供大量让南方国家眼馋的优秀战马。
其次,秦国也不缺骑术娴熟的骑士。
秦国的人口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归化、顺服的戎狄人,这些戎人弓马娴熟,是秦军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几十年里,秦军的精锐铁骑名动天下,列国震怖——有人描述秦军骑兵‘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大概就是披头散发、腰间挂着一长串儿首级、奋勇冲锋的形象。
五千铁骑,那是什么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