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郡王却是截然相反,他低调内敛,很少会出去社交,只是一门心思的在安北卫搞防护林,做基础建设。
若非他头上还顶着一个准帝子的头衔,怕是很多人都会忘记还有安郡王这么个郡王在……
可想而知,安郡王的支持者寥寥无几,其声势连康郡王的三成都不到。
若是换了其他世家家主,恐怕多半会选择加入康郡王那一边,因为那样看起来赢面更大。
然而,与那边的人几次接触下来,王守哲便清晰地感觉到,选择康郡王未必是一个好主意。
无论是一开始的钱氏嫡脉之争,还是龙无忌的大军压境,还有后来的商业倾轧,无一不显示着康郡王那边的决策者过于急功近利,或是说,办事有些不择手段。
也许,康郡王可以将责任推到曹幼卿身上,公羊策身上。
但,正所谓“上行下效”。
若非康郡王本身并不阻止,乃至于放任,或者干脆他自己便是如此行事风格,他的属下们又岂会如此?
在王守哲看来,康郡王此人的行事风格,行为逻辑都十分清晰,那便是一切都向帝子之位看齐,为此,可以不择手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