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培公等人把持儒门已久,赵绾、王臧、孔安国、周霸、夏宽、砀鲁、缪生、徐偃、庆忌等人和他百家学派争锋的理念几无区别,不断对我的新派指手画脚,偏偏我这边没几位可稳镇朝廷的大儒,最高也只有我这个博士,还当不得申培公一个学生……”
董仲舒不断思索,显然是看上了张学舟这种大儒之姿的后起之秀。
只要张学舟投入儒家,或许十余年,又或许数年,儒家必将增添一位大儒。
而与董仲舒构建了关联的张学舟显然不会投入申培公等人阵营,必然能成为他在儒门的强力支持者。
他目光浮动,显然是将此前的念头加重了数分。
他不仅仅要让这位阴阳家的修士剔除喜怒行事的无拘无束,更是要牵引对方踏入儒门,甚至成为儒门举足轻重的人物。
“浩然正气好用吧?”
诸多寻思后,董仲舒踏出了厢房。
他取了一杆灯笼,挑着灯笼慢悠悠晃到了张学舟身边。
“这浩然正气究竟是什么?我感觉体内的法力恢复了三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