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教授中,朱良平教授和李应博教授少有开口,并没有另外三位教授的活跃。
等到朱良平提出疑问,张学舟顿时觉察出了在非正常人类研究计划中的中间派。
王郝然、秦文瀚、宋步尔和任一生的理念少有差别,而朱良平和李应博的态度在探索中又带着疑问甚至于怀疑。
“因为我们的时代发展太快了,难于拉动思想跟随上社会的发展”任一生道:“在人文哲理修身养性方面,我们并没有超出古代人。”
“但修身养性……”
朱良平皱眉。
他不认为学习古代人的修身养性就能延缓意识方面的衰老。
人类的意识在七十岁会出现衰退,八十岁有大幅度下滑,九十岁则是苟延残喘,一百岁以后则是愈加趋向年幼阶段,也就是理智越来越少,更多是趋向于自然求生状态。
这个规律几乎针对了九成以上的人,只有一成左右的人可以延缓这种规律,让意识衰退的速度放慢一些。
朱良平研究的对象也是这一成的人。
他认同任一生为了延缓意识衰老实验项目所做的尝试,但并不认同学古人方法是正确的出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