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九十二章 华夷之辩何可分 (1 / 2)

作者:指云笑天道1 最后更新:2024/4/11 18:11:22
        谢安笑着摇了摇头:“刘库仁,是独孤部,他的母亲,是拓跋什翼健的母亲,而他的妻子,则是拓跋一族中的女子,算是亲上加亲的外甥,虽然不是拓跋氏直接分出去的近亲部落,但也是通过几代联姻而巩固的核心部落,自然是死死地站在拓跋氏这一边。”

        刘裕讶道:“原来是这样啊,还真的是亲上加亲。咦,等等,相公大人,他不是姓刘么,怎么又是独孤部?”

        谢安笑道:“看来你的史书读的还不够多啊,这个独孤,可是有来历的,当年后汉时的开国皇帝刘秀,他的六世孙刘进伯,官至度辽将军,率兵讨伐匈奴,战败被俘,匈奴人把他安置于独孤山,后来以山为姓,而他的后代所居的部落,就称之为独孤部。“

        刘裕睁大了眼睛:“这也行吗?我们汉人就这么成了匈奴人?“

        谢安点了点头:“汉人胡人,本无天然区分,匈奴的单于部落挛题氏,本身就是夏桀的幼子淳维之后,夏亡后出奔草原,是为匈奴祖先,而鲜卑的始祖拓跋,也是黄帝之子昌意的一个儿子,远封极北苦寒之地,以皇天为拓,后为跋,是为拓跋,又有一说,鲜卑部落民众,多为秦时修长城时的役夫,不堪暴政逃亡草原,成为胡虏。真要是深究下去,只怕草原蛮子,十有八九,都是中原人士跑出去后的子孙后代呢。“

        刘裕长叹一声:“那既然这样说来,还有什么汉胡之分,夷夏之别啊。”

        谢安摇了摇头:“这倒也不尽然,所谓桔生淮南以为桔,生淮北以为枳,同样是人,因为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草原之上,弱肉强食,水源都非常少,所以牧场都是需要拿命去拼,没有水源,草场,也就没有牛羊,这和我们汉人为了浇溉农田,村与村之间经常要械斗是一个道理,但我们汉人打了几千年,知道光靠打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凡事要商量着来,要讲仁义,实在不行,就只有找官府来出面裁决了,不可能说为了抢个水,就把邻村整个杀光,一个不留。”

        “但是草原上不讲这些,他们没有君长,没有国家,所有事情就是用刀剑说话,暴力解决,中原这里,因为是农耕,是定居,做了坏事跑不了,而且世代为邻,乡里乡亲,也下不了死手,所以在我们中原,讲的是以和为贵,而不是光靠强力,用杀戮来解决。”

        “胡人如果入了中原,接受了我们中原的这套仁义为核心的礼义,那行为方式也会渐渐地跟我们汉人一样,反之,汉人如果跑到草原之上,无礼法约束,那时间久了也会变得跟那些蛮子一样,形同野兽。”

        刘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就是孔子说的那个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吗?”

        谢安笑道:“小裕看来最近多读了不少书啊,不错,孔圣人是这样说的,因为他自己本就是商朝遗民,对他来说,周朝就是入侵的蛮夷,但是这些蛮夷来了中原之后,根据中原的这套习俗制订了周礼,渐渐地成为我华夏一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对民要讲仁义,对君王父母要讲忠孝,既然如此,还如何能用血缘来划分呢?夏朝的子孙入了草原成了嗜杀成性的野兽,而周朝却成了华夏的正统,所以只好用这种出夷入夏来区分了。”

        刘裕咬了咬牙:“那按这说法,秦王苻坚,岂不是也是华夏,不是蛮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其他小说]迷踪谍影 [列表]
  2. [其他小说]大唐逍遥驸马爷 [列表]
  3. [其他小说]1627崛起南海 [列表]
  4. [其他小说]大明镇海王 [列表]
  5. [其他小说]国公凶猛 [列表]
  6. [其他小说]穿越农女要回家 [列表]
  7. [其他小说]三国之白马关郎 [列表]
  8. [其他小说]军工科技 [列表]
  9. [军事历史]抢救民国 [列表]
  10. [其他小说]寒门巨子 [列表]
  11. [军事历史]无双立志传 [列表]
  12. [其他小说]将门枭虎 [列表]
  13. [其他小说]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列表]
  14. [其他小说]极品风流假太监 [列表]
  15. [其他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列表]
  16. [其他小说]渣了良家男后他成了腹黑权臣 [列表]
  17. [其他小说]剑道乾坤 [列表]
  18. [军事历史]牡丹行 [列表]
  19. [军事历史]【三国】万劫不负 [列表]
  20. [其他小说]一心求死,女帝却说我国士无双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