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天家讲的是“驭人之道”,有什么不懂的,只管问就好了,这并不丢人。
李永生见不能推辞,少不得又参考仙界和地球界上的舆论战伎俩,拿出来一些,尤其是伪装白兔的技巧,这是比较具备迷惑力的。
当广播电台将伊万国渲染到十恶不赦的程度,中土国的现状凄惨到闻者掉泪的时候,就可以引起民间的狂热,恨不得马上跟伊万国发起一场大战。
然后只要电台稍加引导,暗示英王的武功和韬略高超,是除了李清明之外最合适的人选,黎庶的火还不是一点就着?
至于说胜算最大的李清明,为何不坐镇东北,那还用问吗?
军役部长的职能,主要在于协调配置整个军队的事务,哪个国家的军役部长会上战场?
当然,英王坐镇东北,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显出中土国对边陲摩擦的重视。
当英王的呼声达到最高,成为众望所归的人选之后,朝臣再怎么作梗,意义也不大了。
民意似乎是无所谓的,但是被舆论引导之后,就算是有了组织,谁也抵挡不住。
千手所指都可以导致无疾而终,何况是沸腾的民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