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朝廷的支持,这些纺织工厂根本就难以维系下去,大量的工厂都纷纷倒闭,也有不少有实力的东家也是决定将这些工厂迁移到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去。
很多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也是看准了时机,适时的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政策吸引大明帝国这边转移出去的纺织工厂。
像宁国这边,宁王就出台了不少的优惠政策,税收免三年,减半三年,并且还免费给土地,这样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宁国这边是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允许蓄奴,故而也是吸引了大量的纺织工厂纷纷迁移到宁国去。
对于黄光升来说,他不想去海外,他只想一直留在大明,留在京津地区。
已经习惯了京津地区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茶楼、饭店、青楼楚馆,也习惯了没事的时候去看场足球比赛或者是看看电影什么的。
这要是去海外,即便是有钱也未必可以享受到这些生活,所以他根本就不想离开京城。
但是如果想要继续将自己的这个工厂给开班下去的话,他就必须要去海外了,在大明,尤其是在京津地区,他的服装厂根本就难以维系下去了。
京津地区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在别的地方有100多两银子差不多就可以雇佣到人了,但是在京津地区,200两银子一年才可以雇佣到工人。
如果是在海外的殖民地或者藩国,允许蓄奴的地方,这个成本甚至于都降低到最低。
在便宜的价格吸引下,黄光升工厂里面库存的这些衣服鞋子也是以极快的速度在迅速地卖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