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朝会上,满朝文武皆是面色凝重,南中叛乱既是和孙权扯上关系,势必不能掉以轻心,稍有差错便又会迎来一场大战。
“陛下,孙权虽有野心,但眼下我大汉仍不可与其贸然交兵!”诸葛亮正色向刘禅说道,“唯有先派一舌辩之士前往武昌,说起罢兵,两家和好,攻破魏贼!”
经过这么多天的临停朝政,刘禅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场合,于是振作精神,高声问道:“哪位爱卿可担当此重任!”
刘禅话音刚落,尚书邓芝当即出列道:“陛下,臣愿前往武昌面见孙权!”
“陛下,邓尚书前番在江陵游说孙权有功,足可担当此任!”不少文武先后附议,认为邓芝是最合适的人选。
虽然关索也知道历史上确实是邓芝成功说服孙权,与其联盟修好,但今非昔比,此番别说邓芝,就算诸葛亮亲往都未必有用。
历史上,邓芝能成功出使的原因有二。
其一,孙权在夷陵大胜后巩固了荆州的统治,在领土上已没有和蜀汉有太尖锐的纷争。
其二,曹丕第一次南下伐吴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获得了不少胜仗,足以让孙权明白两方巨大的实力差距。如果他执意要与蜀汉为敌,极有可能面临魏蜀两国之兵。
而这一次,季汉重夺荆州,而曹魏又被汉军杀得大败而逃。孙权既没了北方的威胁,又急于收回荆州,更兼他前番选择隔岸观火,大大地保存了实力,腰杆子自然硬了许多,这次就没必要看季汉的脸色了。
而且,关索心里极不赞同邓芝出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