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考虑到眼下季汉人口远不如曹魏,刘备又不得不竭力保住百姓,以免荆州为数不多的人口再次被魏军北迁,这样无异会让两国国力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刘备让张飞、黄权、赵云、马良等重臣悉数带兵,将当阳、临沮、公安、华容以及江陵一带的百姓大量迁入江陵城中。夷陵、枝江一带的百姓也各自迁入城中。武陵郡北部诸县百姓,则迁往武陵所治临沅县。
至于零陵和武陵以南的地带,路途实在遥远,来往需要更多时日,刘备未免战线过长,权衡再三后,不得不就此作罢,只将一些士卒的家眷接到江陵。
坚壁清野的战略虽然可以有效的抵御敌军,但唯一苦了的,就是广大百姓。当年刘备攻打益州时,郑度曾建议刘璋坚壁清野来进行持久防御,刘备对这个计策也深感担忧。但刘璋却认为此法太劳民伤财,没有采纳。
百姓的疾苦自然需要考虑,但在刘备和曹操这种枭雄面前,有时候为了长远考虑,不得不做一些牺牲。
此番迁民,工程浩大,虽然无法保证迁徙所有居民,但一时之间还有万余家百姓背井离乡。为了尽量安抚民众,刘备一是每家分发一定钱粮作为补贴,二是用曹魏往日屠城事迹加以恐吓,因此迁民之事虽有波折,但总体还算顺利,前后也耗费了将近一个月,钱粮更是不计其数。
“难怪临沮百姓尽皆不见踪影,原来都是被迁走了。”关索心中不由得暗自思忖。
此刻他正率领六百余名本部士卒,押着孟达沿沮水而下。负责接应临沮百姓渡河的船只尚未撤离,他们奉了刘备之命,专等关索一行人前来。
坐船确实比走路轻松许多,关索等人很快便到达了百里洲。此地位于枝江东南,是长江中的一个陆地小洲,距离江陵也就一百二十余里,若是坐船顺流而下,两至三个时辰便可到达江陵。
然而几个月前汉吴交锋于荆州,那时正是隆冬之际,长江水位较低,百里洲则地势偏高,不适宜小船登陆,加之陆逊大军被刘备牵制于夷陵,因此未在百里洲布防。
如今即将入夏,百里洲也变成了一个可以屯兵的好地方。刘备命镇北将军黄权领兵一万,驻守于此。日后魏军进犯,黄权可以伺机支援枝江或江陵。
到达百里洲后,天色已晚,关索便在黄权军中暂过一宿。第二日一早,关索一行人继续启程,并赶在正午之前,抵达了江陵渡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