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己麾下的士卒着实兵力有限,强攻胜算渺茫。二来这些蛮兵可是关索一手练出来的,丁奉暂为统率,总不能把他们当炮灰去送死。
待到日薄西山,丁奉只能无奈地收兵,并向王甫抱怨道:“唉,戴陵坚守不战,真是气煞我也!”
“为今之计,唯有让士卒们四处寻访人家,看看是否有熟知路径的向导!”王甫思索了一天,也觉得别无他法。
好在五千蛮兵,大多生活在南中的深山老林里,因此穿梭在荆山山脉,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丁奉与王甫当夜便选出五十队蛮兵,用超过全军一半的士卒负责探路,并让颇具威望的校尉熊哲监督众人。王甫特意强调,谁能寻得线索,必有重赏。
“先生之意虽好,但派出如此之多的兵力,我军大营未免有些空虚。”事情安排下去后,丁奉则是有些担忧。
“此事极易!”王甫呵呵笑道,“魏军既然坚守要道,势必不会轻举妄动。将军只需如往常一般,每日到他寨前搦战,戴陵更不会出来!”
“此举也为掩饰我军行路之举,因此不可或缺!”王甫说到这里,又不禁提醒道,“就是此番已无大军接应,将军千万小心!”
“先生放心,此事就交由我吧!”丁奉有信心能处理好这一切。
第二日,汉军便开始漫长的寻访之旅,王甫担心蛮兵脱离队伍,纪律性会大打折扣,因此特别叮嘱他们,荆山一带多有蛮民居住,因此行事不得鲁莽,更不可肆意扰民。
其实,关索这些年来以身作则,恩威并行,将这些蛮兵训练得服服帖帖。即便不看到同为蛮夷的汉人百姓,蛮兵们也不会胡来,做出有损汉军的举动。
丁奉那边又如泼妇骂街一般在魏军寨前待了两日,戴陵虽然沉得住气,但被一个无名之辈百般辱骂,就算是泥人也不可能没有怒火,只是担心丁奉另有伏兵接应,因此始终不派一兵一卒。
唯一的遗憾,便是荆山一带却是人烟稀少,偶尔寻得几处人家,都不知还有其他路径可走出荆山。因此一连两日,汉军仍是一无所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