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邓县一带的汉军与魏军也僵持了一月有余。起初,赵云还会命张苞、赵统等人前去魏军寨前挑战,但随着司马懿坚守不战,汉军也渐渐厌烦了这样的叫骂,不再搦战。而驻扎在邓县城外的陈到也依旧没有发起强攻,与城内的夏侯儒相安无事。
司马懿又得知丁奉领兵从汉水出上庸,十分庆幸自己先派李严抢占均口,堵住了汉军的前进之路。对于丁奉其人,司马懿清楚当年他第一次攻打襄阳时,丁奉曾与王甫一同设下诈降计,伏杀戴陵,也绝不是酒囊饭袋之辈。他虽欲提醒李严万万不可小觑丁奉,但想起李严孤高自负的性格,生怕弄巧成拙,故而没有开口,只是让李严继续坚守,不得出战。
眼看两路汉军都无计可施,司马懿认为自己初步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观察汉军何时退兵。眼看就要进入隆冬之际,一旦大雪纷飞,这对双方都是一个考验。
然而就在司马懿思索下一步还如何行动的时候,却在这一日清晨到了王昶的加急信件。得知李严使诈降计诱汉军渡河劫寨,司马懿不由得脸色大变,沉思一阵后,连忙请张辽前来,并将王昶的书信递给他看。
“李严竟如此大胆!他若有失,该如何是好!”张辽得知此事后,也是气得几乎跺脚,魏军坚守月余的努力,极有可能因李严的这一举动而前功尽弃。
司马懿虽然也十分恼怒李严的擅自行动,但仍是冷静应对。想来此刻均口的战斗已落下帷幕,别说阻止,就算支援都已经不需要了。想到这里,司马懿立刻对张辽说道:“有劳文远领兵三千速往均口,李严若胜,自不用担忧;若败,沿途必有兵马,可领兵接应回寨!”
“都督放心!”
张辽也不耽搁,立刻点起兵马,往西北均口方向而去。到了下午,张辽突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一队魏军,兵不满千,人人衣甲凌乱,旗帜残破。张辽心中暗叫不好,连忙率兵飞快上前。
而这支路败残魏军看到友军后,也有一将快马上前,高呼道:“我乃扬烈将军王昶,敢问前方是哪位将军?”
“征西将军张文远在此!”张辽高声回答道,“王将军,李严何在?”
得知是来的是张辽,王昶慌忙下马,向张辽哭诉道:“征西将军,李将军不听人言,强要诱骗蜀军来攻,不想反中蜀军诡计!我军大败,死伤惨重,粮草损失殆尽,李严也为关索生擒!”
“什么?关索!”听到这个名字,张辽顿时震惊不已,“确定没有弄错?关索为何会在均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