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意思,你把道理都在告示里写明白了,再让衙门里够机灵,有口才的人为百姓解说,这几日咱们的重点就在于此。只要让满城百姓都接受理解咱们的用心,我想重建扬州城的事情就不会太难。”
楚濂兴奋了,脸上都有些发红,忙把手一拱,答应一声,便匆匆而去。多日来,困扰他,让他经常食不知味,午夜惊醒的问题,在李知府这儿,居然三言两语就给一一化解了。
到了这时候,他对李凌是真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想把他吩咐下来的差事尽快办好,至于什么陆谢两家的问题,他相信只要大人肯想法子应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
当又一日来临,扬州城的百姓却还是和之前一样,茫然而又惶恐地从暂时落脚的破落房宅或是庙宇中出来,然后想着何时能弄到口吃的。至于更远的将来,他们却是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只剩下活下去一个念头了。
而就在这时,当当的锣声却从各处响起,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当大家以为又是哪家好心的富人要摆出粥摊来时,却发现那居然是几个穿着皂服的公门中人,他们的手里拿的也不是什么锅碗瓢盆,而是一份份硕大的告示文书。
对此,大家却是反应冷淡,衙门的人现在和他们实在没什么关系了,虽然来了新知府,可也没见他为大家做些什么啊。真有什么政策推出,对他们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就在众人转移了注意力,想要散去时,当当的锣声再起,就听一个大嗓门的公差双手拢在嘴边,作喇叭状大喊道“各位乡亲父老都听好了咱们新来的知府李大人知道如今扬州百姓度日艰难,衣食无着,实在心急如焚。所以此番便想着法子筹措到了不少钱粮,只为接济大家,度过眼下的困难……”
这几句开宗明义的话一吼,果然就把很多人给吸引了回来,有人在猜想着这话有几分是实,但更多的,却是重新燃起了希望,也开始各自议论起来。
“这话靠谱吗?”
“不好说……不过我听说这个李大人好像挺有本事的,府衙里已经被他整治得井井有条,应该是个好官吧。而且他还能骗我们什么,图我们什么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