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采林是一个爱国之人,否则当初杨广三征高丽之时,他也不需要率领弟子屡次阻扰,甚至数次进入险境。
要知道,哪怕是大宗师,碰上千军万马,也是有可能阴沟里翻船的。要是无法突围,那无数兵马绝对能把人给活活耗死。
便是如今的楚牧,他虽然与天地勾连,真气源源不断,但体力却是有极限的。哪怕难以见底,但终究有极限阈值。
傅采林当时若是被高手拖住陷在大军之中,那即便他是大宗师之尊,也可能死在围攻之下。
可以说,三征高丽的失败,既有世家门阀拖后腿的因素,也有傅采林自身的原因。
傅采林便是这么一个爱国之人,但他作为大宗师,目光远见却不会局限在一家一姓的王朝上,而是放眼于高句丽的民族传承。
一个民族,其根基在于文化和传承。
哪怕高句丽灭国,也会有另一个王朝兴起,就如同中原大地的朝代更迭一般,自有人建立起新的国度。
楚牧能杀高句丽千人万人,却难以将其全族皆杀尽,只要文化传承还在,高句丽就不会灭亡。
相反,若是让楚牧将高句丽纳于版图之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看看如今岭南大军中的那些山民,他们现在都已经完全汉化,成为汉人的一部分了。
所以傅采林实际上早就做好听到任何噩耗的准备,不管楚牧如何动手,他都不会有一点动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