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这数日时间的认真学习与研究,杨宇对于药理已是了解颇多。一般的药草、药粉对他而言已是没有了太大的难度。
甚至对于难度系数更高一些的成品丹药,他也是有了不小的认知。仔细探察之下,其功效与炼制手法也是能够瞧出个大概。
其实识药大比的规则只是简单的要求参赛者能够分辨药草的名字,而对于其他则是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可作为外来者的杨宇来说,他对于这次比试所报的目的却是与旁人大不相同。因此,对于这比试规则也便没有太多的注意。
他不在乎成绩,更是将名次看的极淡,他在意的只是能够在这次难得的机会中学到多少有用的药理知识。
由于目的的迥异,也便造成了他较之旁人都要平和太多的心态。而恰恰正是这种与世无争的平和,却往往更加容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打心神沟通药王令的那一刻,他便好似斩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全心全意的投入了药学的海洋之中,吸收、汲取药理知识。
在此期间,他虽然也是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却始终未曾打消其那份对于药道热切的求知欲望。
而正是因为这份求知若渴的欲望与不懈的坚持,杨宇方才稳步的走到了现如今这既便是药道高手也都是难以达到的一步。
“八十万株了,岳松突破八十万株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