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等沈傲回来,整个忠国公府都被查抄了,他却是拿自已无可奈何,那般的脸色想来会是十分好看吧,不知不觉襄王的嘴角就挂起了微笑,继尔转变成想要大笑。
可是这股笑意还没有完全的爆发出来,另一道声音便打破了这种气氛。“杜大人到!”
人群之外,行来了一辆软轿,十几名护卫于左右相随,由百姓的队伍中穿插而过,向着忠国公府大门前而来。
内相杜晋来了,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出现,引得不管是庆王、范师通还是襄王和百里贵都有些狐疑,他们弄不懂在这种大局以定的时候,杜晋还来做些什么?
如果说之前出现,阻止襄王拿出懿旨还算是有些作用的话,现在懿旨已经被拿了出来,他在出现根本不可能挽回大局,再现无益也。
不应该出现的时候,杜晋出现,自是引来了所有人的目光,以至于襄王都忘记了宣读手中的懿旨。直到软轿于府门前停下,一身一品大员红袍官衣的杜晋走了出来,众人的目光也紧跟着落了过来。
“呵呵,看来老夫来的还并不晚。”杜晋晒然一笑,目光先是落到了襄王手中那未打开的懿旨面前,接着又是哈哈一笑,伸手入怀,很快另一道懿旨也被他拿在手中,“很不巧,老夫手中也有一道赵贵妃娘娘的懿旨,但不知道谁先来宣读好呢?”
“什么?”庆王和范师通闻言,又看了看那举起的懿旨,自是喜不自胜。赵妃也是贵妃,虽然不如袁皇贵妃,前面多了一个皇字,但品级已然是很高了,除非有皇后或是皇太后的懿旨,不然的话,其份量与襄王手中的相差不多矣。
更为重要的是,朝廷应该只会发出一种声音,尤其像是懿旨这样要记载于史书中之物,那就更要谨慎再谨慎。倘若两道懿旨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岂不是在告诉外人,大乾后宫并不是抱成一团,是在相互间勾心斗脚吗?
倘若如此,怕是现在做为管理着后宫第一人的袁皇贵妃将会承担极大的责任,相反,只是辅助管理后宫的赵贵妃责任却是要少上许多了。即便是皇帝回来知道了这件事情,板子也会落到袁皇贵妃的身上,对于赵贵妃最多是斥责而已。
正是看到了这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思量再三之后,杜晋才于一大早入了宫,并求见了赵贵妃,弄来了这么一道可以保下忠国公府不被查抄的懿旨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