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全黑时,徐州军队在连续四次攻城不克后,终于收回步兵攻城大队让士兵休息,但襄阳炮队却没有撤退,仅仅只是轮换了炮手回营休息,然后又在徐州精锐战兵的严密保护下继续投石,轰击阴陵城墙——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证明徐州军队也已经发现了阴陵城墙坚固程度不足的弱点了。
鉴于这个情况,为了解决掉襄阳炮这个巨大麻烦,在明知野战不如徐州军队的情况下,桥蕤仍然是硬着头皮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敢死队出城,携带火油火种来突袭襄阳炮阵地。但很遗憾,桥蕤将军的运气明显没有刘皇叔的运气好,这次敢死队出城突袭,要死不死偏偏碰上了高顺率领的陷阵营保护襄阳炮队,结果五百人的敢死队连襄阳炮的边都没摸着,就已经被快憋疯了的陷阵营给砍得七七八八,余下的即便侥幸逃回城里,也说什么都不敢再出城白白送死。
“照这样下去,一旦城墙垮塌,那可就什么都完了。”得出了这个结论,桥蕤被迫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又写了一道告急文书说明情况,派人连夜从南门出城送往寿春,请求小袁三公务必出兵从侧面支援一下,给自己争取一些修补城墙的时间——不然的话,素来擅守的桥蕤也说不准自己能守住阴陵多少时间了。
……………………
因为徐州军队的故意放纵,桥蕤的第二道告急文书自然是很顺利的又送到了寿春城中。让人意外的是,看完了这道告急书信后,脾气暴躁的小袁三公这一次破天荒的没有大骂桥蕤无能,四天时间就送来两道告急文书,只是冷冷的下令召集文武官员入府议事,而当淮南众文武到齐后,小袁三公直接走到长史舒邵正面,当众把桥蕤的告急书信摔在舒邵脸上,铁青着脸嘶吼道:“看看吧,你干的好事!桥蕤又告急了,现在救还是不救?请你舒长史拿个主意!”
舒邵扑通一声跪下,匍匐在小袁三公的面前全身汗水淋漓,既不敢拣去桥蕤的告急书信观看,也不敢说半个字质疑桥蕤的告急真假——历史上曾经拼着被小袁三公杀头都要拿军粮赈济灾民的舒邵其实为人不错,不仅对小袁三公忠心,也与同僚普遍相交甚好,知道以桥蕤的姓格,阴陵战况如果不是十万火急,桥蕤就绝对不会给小袁三公添麻烦,更不会胡乱求援打乱全局,所以也正因为如此,舒邵才更加在小袁三公面前抬不起头来。
不只是舒邵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在场的淮南众文武也是个个屏息静气,生怕小袁三公把火气撒到自己头上,就这么僵持了许久后,小袁三公的从弟袁胤才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主公,不然的话,我们自己出兵增援吧。”
“放屁!”一向注重身份的小袁三公骂了句脏话,怒吼道:“派援军过河,回不来怎么办?寿春城外的大耳贼,岂不是更要骑到孤的脖子上拉屎撒尿?!”
袁胤乖乖把嘴巴闭上,小袁三公硬拉来充当政治花瓶的河内名士张范之弟张承站了出来,很是镇定的说道:“主公,主薄阎象先生甚有智谋,形势危急,主公何不召阎主薄商议大事?或许阎主薄有计可解眼前危机。”
“召阎象议事?”
小袁三公有些心动,那边金尚却又站了出来,战战兢兢的说道:“主公,阎象是因为鼓动主公不可善待刘备而入狱,现我军与刘玄德隔阂曰深,若再召阎象议事,刘玄德那里,只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