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小人目的如此卑劣,主公既已识破,那为何还要给刘备机会,让他处于更有利的立场?”鲁肃疑惑问道:“当时主公如果拒绝刘备的假意求和,下令主力总攻,就算杀不了刘备三兄弟,也可以大破他的主力,砍去他的大部分羽翼啊?”
“两个原因。”陶应竖起两个指头,微笑说道:“一是大耳贼这支队伍,确实有希望为我所用,从内部给予袁术重创。二是我通过推演发现,如果我让大耳贼带着队伍逃回寿春,有很大把握能够获得更好机会,在一个有利于我军全歼敌人的战场上与大耳贼决战。”
“一个有利于我军把敌人全歼的战场上和大耳贼决战?”鲁肃楞了一楞,然后迅速醒悟过来,脱口说道:“肥水东岸!刘备队伍元气尚存,以袁术损人利己的姓格,定然会把刘备推到肥水西岸,构造三道防线层层拦截,阻拦我军攻打寿春,到时候刘备背水结营,就是想跑也没办法跑了。”
“错!”
不等陶基和陈应面露喜色,陶应就已经果断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不是肥水东岸!大耳贼比狐狸还滑,怎么可能自入死地?就算袁术逼他过河,他也会千方百计的推脱拒绝,大耳贼没那么傻,我和他的仇恨那么深,他如果到了肥水东岸背水扎营,我怎么可能会不考虑这个把他彻底歼灭的机会?所以指望大耳贼渡河与我们背水决战,那是想都别想的事!”
“那么,主公说的理想战场,又是那里?”鲁肃好奇问道。
陶应微微一笑,答道:“当然是…………。”
…………………………
和陶副主任的分析一样,徐州主力回到曲阳休整了一天后,刘备军果然没有渡过肥水构建外围防线,而是与袁术军联手在肥水西岸修建河防工事,摆出了死活不肯过河决战的架势。与此同时,一个潜伏在袁术军中的徐州细作也冒死送来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昨天上午的时候,刘备军大营一度进入了戒备状态,寿春城外的梁刚、雷薄和刘威队伍也一度紧急集结警戒,只是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又一起解除了戒备状态,此外报信的徐州细作还听说,小袁三公送了一批酒肉粮草犒劳刘备军——这一点很容易探听,为了吃饭而战的袁术军将士看到小袁三公犒劳友军却没有犒劳自军,袁术军队伍自然是牢搔怨言满天飞。
听到了这些消息,又从斥候探马处得到证实,证实沿河布防的袁术军确实在没有徐州军队逼近的情况下一度进入戒备状态,隐约猜到部分原因的陶副主任当然是大喜过望,很快就下达了三个命令!第一,主力队伍出发向东,集中二十架襄阳炮,全力攻打袁术军大将桥蕤镇守的阴陵孤城!第二,对阴陵城采取围三缺一的正统攻城战术,只攻东西北三门,留下南门让守军逃命,同时不得拦截阴陵与寿春联络的交通信使,任由桥蕤与小袁三公随意联系。第三,令陶基率领君子军和一千辅兵东进,多带火油、柴草、火箭与飞火枪等引火之物,烧毁肥水河上的所有浮桥,同时负责监视和牵制小袁三公的寿春守军主力。
陶应的这三道命令中,第一道鲁肃和徐州众将都理解,知道不拔掉桥蕤这颗钉子,徐州军队无法安心集中兵力攻打寿春,但是第二道命令和第三道命令众人就不懂了,愣头青陶基还当面质问道:“二哥,不切断桥蕤和袁术的联络是什么意思?袁术一旦知道阴陵告急,很可能会出兵增援啊?还有,袁术匹夫在肥水河上构建的八道浮桥,我们也可以用来渡河,烧了岂不可惜?”
“不要多问,执行命令,到时候你就知道原因了。”很注意人才培养的陶应这次一反常态,没有向愣头青堂弟详细解释原因和目的,而徐州众将也知道自家主公一向诡计多端,阴狠损毒远超常人,这么做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邪恶目的,所以陶基等将也不再多问,一起抱拳唱诺,老实执行命令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