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大袁三公大怒道:“曹贼主力就屯驻在许昌东门城外,与许昌城池近在咫尺,确认了伏完接应才出兵攻城,如何来得及?偷袭许昌,我不自往,谁肯向前?谁肯舍命苦战,以一当十?!”
叱退了崔琰,大袁三公又一拍面前案几,喝道:“我意已决,众人休得再劝!我走之后,大营由袁谭、郭图共守,马延、韩定,韩猛、吕旷,你四人各领三千兵马伏于大营左右,曹贼倘若前来攻营,四路齐出,夹击曹贼劫寨之兵!尚儿,熙儿,你二人共率两万精兵为后应,一见许昌方向火起,立即出兵赶来许昌接应!”
听到大袁三公布置得这么详细,袁军众文武也知道大袁三公对这件事已经是筹划已久,不敢再劝,只得一起抱拳唱诺,各怀心思的领命而行。而郭图和辛毗两名袁谭公子的死党却是心头一跳,一起暗道:“主公如此安排,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情况,对大公子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啊。”
做好了这些自以为是万无一失的安排,初更刚刚过半,急于报仇雪耻并证明自己神武无敌的大袁三公便迫不及待的率军出击了,沮授和崔琰知道无法劝阻,无奈下匆匆商量后,决定让崔琰留在营中以防万一,沮授则跑到了大袁三公面前恳求随军出征,到现场去为大袁三公出谋划策,大袁三公见沮授没有不识趣的坚决劝阻扫自己的兴,便也没有拒绝,同意了沮授随军出征的请求。
人衔枚马套嚼,就连马蹄都用麻布仔细包好,一路小心翼翼的摸到许昌北门城下,时间已是接近三更,见城上灯火与旗帜不多,来回巡逻的曹军士兵也不是很多,大袁三公倒是满心欢喜的命令军队伏于暗处,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本就反对这次冒险的沮授却是心里益发的七上八下,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为了谨慎起见,沮授在大袁三公面前建议道:“主公,臣下建议最好象上次的仓亭一样,派一些轻骑搜索我军左右两翼,以防曹贼伏兵。”
“放屁!”大袁三公极没风度的骂了一句脏话,低声怒道:“我军是来偷袭城池,不是来追击曹贼败兵,派兵士四下搜索,万一暴露了行踪怎么办?亏你还是谋士,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都不懂?”
沮授无奈退下,暗暗祈祷道:“苍天保佑,但愿那道书信,真是伏皇丈亲笔所书,联结朝中诸臣接应我军这件事,也不是曹贼布置的陷阱。”
屏息静气的耐心等待下,三更的梆子终于敲响,也几乎是在城头梆子敲响的同时,许昌城中忽然火头四起,喊杀声如雷大作,正盘腿坐在地上的大袁三公也一跃而起,顾不得暴露的大吼道:“伏皇丈动手了!全体起身上马,准备火把、飞梯和引火之物!传令前面的文丑,城门一开,立即给我杀进城去!”
早已上马待命的传令兵轰然唱诺,也立即各自飞奔下去传令,喝令各曲各队上马起身,准备武器火把,另有一人则飞奔至潜伏在许昌北门两百步外的文丑队伍中,传达城门开启后立即全军杀入城内的命令。沮授也是既兴奋,不住张望左右,生怕有曹军伏兵突然杀出。
喊杀声迅速逼近,城墙上也出现了喊杀声和刀枪碰撞声,火把缭乱中,吊桥忽然轰然落地,发出一声巨响,紧闭的城门也飞快大开,露出了瓮城中更多缭乱的火把与晃动的人影。见此情景,大袁三公当然是连声叫好,文丑更是毫不犹豫的拍马冲锋,第一个冲上吊桥,也第一个冲进许昌北门的瓮城,后面的袁军铁骑鱼贯而入,高喊着杀贼口号蜂拥杀入城内。
“许昌城破矣!曹贼破矣!”大袁三公仰天狂笑起来,手舞足蹈的大吼,“杀!杀入城内!破城!破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