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三章 引水围城 (2 / 7)

作者:吴老狼 最后更新:2021/12/12 23:50:38
        不能怪袁谭军士兵的警觉姓不够,实在是邺城的城池太坚固了,做为这个时代黄河以北最重要的城池,邺城有着平均超过五丈的坚固城墙,城砖是特别烧制的钱纹砖每块重十八斤,质地细密,硬度堪比青石,又经糯米汁浇灌黏结,砖缝紧密得连刀刃都插不进去,城砖里包裹的夯土也是年代久远凝结成石,那怕是徐州军攻城第一利器襄阳炮投出的巨型石弹,砸到了墙面上也不过是只留下一个灰白印迹,宽三丈深三丈的护城河难填难渡,护城河与城墙之间还有新修建的羊马墙和鹿角拒马,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和几千人的伤亡,徐州军队休想摸到邺城的城墙!

        有着这么坚固的城防工事,又有着足够的守城兵力,袁谭军自然不怕徐州军队从正面发动强攻,甚至不怕徐州军队偷爬上城,即便稍有疏忽,让几个徐州士兵偷偷登上了城墙,袁谭军也有十足把握让这些徐州士兵来一个死一个,来一对死一双,所以不要说普通士兵偷懒打盹了,就是各门守将也是全都躲在生有炭火的城楼里呼呼大睡,每隔一个时辰才巡视城墙防务一趟,打骂几个偷懒睡觉的士兵。

        当然也有些破绽,也有一些袁谭军士兵察觉到徐州军的围城工事旁边,火把、灯笼与篝火的数量要比往夜多上不少,不过考虑到徐州主力今天从邯郸回援到邺城战场,围城工事旁边的徐州哨兵多上一些十分正常,便也大都没有理会,只有少数士兵报告到了上司面前,结果又有一个比较负责任的袁谭军基层将领,把消息报到今夜轮守城墙的冀州老将马延面前时,马延只稍一盘算就得出了答案,“没事,肯定是陶贼主力刚刚回援邺城,立足未稳,为了防着我军出城偷袭,这才加派了岗哨,用不着大惊小怪。”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的逐渐过去,围城工事也在一分一寸的逐渐加深和加宽,壕沟与漳水之间刻意留出来的三里距离,也在一点一点的逐渐缩短,城墙上的袁军士兵依然在呵欠连天,打盹瞌睡,壕沟里的徐州将士也依然在挥汗如雨,争分夺秒的全力挖掘。

        陶副主任当然不可能有曹老大那样的运气,一直到围城壕沟彻底完工,开始灌水困城时才被守军发现——到了三更初刻的梆子敲响时,陶副主任的逆天烂运开始发威了,一阵凛冽北风扑来,不仅使气温又降低了几分,还吹灭了邺城东门外的一些爵穴灯火,使邺城东门外的一段城墙下处于了黑暗状态。

        爵穴是一种在影视剧中从没出现过的防御工事,它的作用是安放灯火或者安插火把,在照亮城墙根处的同时还不影响城上守军的视线,在夜晚时对守城方颇为重要,正好负责邺城东门防御的袁军大将张南又巡逻至此,见风灭爵穴,为了安全起见,张南便命令用吊篮放一名士兵下去,把被风吹灭的爵穴重新点燃,结果这么一来,就出事了。

        吊蓝拽着一名袁军士兵下城,爵穴倒是很快就重新点燃了,可是那名袁军士兵在下城时,因为身处险境提高了警惕,便隐约听到了两里多外传来的密集锄头声音,偏巧这名士兵又比较负责,就冲着城上喊道:“张将军,远处好象有声音,请将军注意。”

        “远处有声音?”张南也还比较负责,先是命令周围的士兵保持安静,然后侧耳仔细倾听,便也多少听到了一些古怪声响,很细微的古怪声响,只是隔得太远无法分辨到底是什么声音。发现了这点,张南便鬼使神差的向下方的士兵吩咐了一句,“我把吊桥放下一些,你到远处去仔细听听到底什么声音,有异常回来报我。”

        负责任的袁军士兵唱诺,接着吊桥缓缓下放,放到距离地面半人高处停住,让那名袁军士兵跳下吊桥,慢慢的摸向徐州军工地处摸来查看清楚。见此情景,埋伏在邺城东门一百多步外的赵云队伍上上下下都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赵云更是额头上汗水淋漓,不知是否应该下令,放箭射死这名袁军士兵。

        “赵将军,怎么办?是否放箭?”左右问道。

        赵云咬着白牙稍一盘算,立即下定决心,先是挥手命令士兵放下弓箭,然后亲自猫着腰迎向了那名袁军士兵,躲藏到了他的东进必经之路上,提心吊胆的等待他走近,而当那名袁军士兵慢慢的走到赵云身旁时,埋伏在黑暗处的赵云象是猎豹一样的突然暴起,双手一张,左手捂住了那名袁军士兵的嘴巴,右手猛的一拧那名袁军士兵的脖子,咔嚓一声轻响,生生将那名袁军士兵的颈椎拧断,让他当场丧命,也让他到死都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