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九章 对阵袁谭(上) (2 / 4)

作者:吴老狼 最后更新:2021/12/12 23:50:38
        除此之外,大袁三公还让郭图给袁谭公子带来了一句话,“陶应小子必须教训,重重教训,让他知道谁才是他最大的依附靠山!但攻伐不可过深,须防孤军深入陷入险境。如果陶应小子遣使求和,可以接受,禀报为父另做处置。”

        但很可惜,深恨陶副主任入骨、又急于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袁谭公子,理所当然的选择姓忽略了大袁三公的后两句交代。

        当然了,长年随父征战的袁谭公子也不是完全轻敌,至少没有莽莽撞撞的就带着军队直接杀进了徐州琅琊,还是先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细作探察徐州军队的动静,然而让袁谭公子冷笑连连的是,陶副主任在琅琊郡内做出的唯一调整,只是派来了一个叫做桥蕤的淮南降将,让他率军三千赶到莒县接管防务,辅佐徐州琅琊相萧建守卫莒县这座琅琊郡的第二重镇。至于琅琊第一重镇开阳城,陶副主任则干脆没做任何调整,还是让孙观率军守卫,不明数量的徐州主力则屯驻在琅琊郡最南端的即丘一带,并没有抓紧时间赶赴琅琊各城以逸待劳。

        “陶贼怎么如此布置?这完全不合情理啊?”足智多谋的辛毗先生算是彻底看不懂陶副主任的布置了。

        “陶贼果然有名无实,他的骑兵数量远不如我军,竟然还不抓紧时间让机动缓慢的步兵队伍北上守城,准备留着在野战中给我军骑兵尽情屠杀,真乃无能之辈。”这是袁谭公子对陶副主任战术的轻蔑评价。

        “陶贼或许是想诱敌深入,放弃琅琊郡的其他城池只守莒县和开阳,让我军在粮草不济的情况下只能做出两个选择,一是退兵,二是孤军深入到即丘与他决战,让他赢得更好的以逸待劳机会。”这是郭图先生得出的结论,然后郭图先生又笑道:“不过陶贼这样安排,对我军而言也是最好不过,只要拿下了莒县和开阳,我军也就在琅琊站稳脚步了,将来再想攻取繁荣富庶的东海与彭城两郡,也就容易多了。”

        得出这番结论时,兵贵神速的袁谭公子留下副手吕旷、吕翔兄弟和赵云等将守卫青州后,已经率领两万大军杀入了琅琊郡内,琅琊最北端的诸县、东武二城根本就没得到过后方主力的增援,无力与冀州大军抗衡,便很果断的一起选择了开城投降,让志得意满的袁谭公子总算是旗开得胜了一把。而更让袁谭公子喜出望外的是,陶副主任此前根本就没有运走这两座县城城内的存钱存粮,不仅白白便宜了袁谭公子,也为袁谭公子的大军减轻了一些后勤负担。

        再从投降的县令陈慈等人口中得知,琅琊郡北部的沂水、东安与琅邪等县的情况也是如此,城中囤积的钱粮也是没被徐州军队转移走,袁谭公子难免是贪念大生,一度计划分兵攻取这些城池夺粮自给,幸得郭图和辛毗极力劝解,说是这些城池地处偏远,既存粮不多又交通不便,以取分兵夺取,倒不如等先拿下了琅琊腹地的莒县重镇,切断这些偏远县城与徐州大本营的联系,然后传檄可定,犯不着自己拆散本就不多的兵力去攻打。

        袁谭公子也算是一个从善如流的好公子兼好统帅,觉得郭图和辛毗言之有理后便也没有迟疑,立即以高览为先锋率领骑兵开路,自率大军一路直扑莒县,并且还很谨慎的多派斥候细作探察徐州军队动向,以免客场作战误入陷阱。

        三天后,袁谭公子的大军顺利抵达了琅琊郡的腹地莒县城下,徐州军队的莒县守将萧建和桥蕤也没敢出城迎战,只是收回了兵力据城死守。见敌人连和自己打一个照面的勇气都没有,袁谭公子志得意满之下,又不等营寨立定,马上就率领郭图、辛毗、淳于琼和岑壁等文武官员齐赴莒县城下探城,寻找破城之策。可是真正到了莒县城下后,袁谭公子却当场傻了眼睛,也当场惊呼出声,“狗曰的!这城不好攻啊!”

        能让袁谭公子发出如此惨叫的,当然是莒县的城防工事完善得有些过分,还过分到了几近变.态的地步,城墙明显经过加固修补自不用说,城上建筑全部披上了防备霹雳车的护陴篱索也不用说,护城河更明显经过了加宽和加深,引入了莒县东面的沭水活水,宽达三丈以上,水流遄急,难渡难填。

        护城河与城墙之间新建了一道土木结构的羊马墙,羊马墙前方又是密密麻麻的尖锐鹿角,羊马墙后方则随时可以布置守军,以弓弩射杀护城河对面的敌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