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双贱合壁 (2 / 4)

作者:吴老狼 最后更新:2021/12/12 23:50:38
        收到消息,曹老大丝毫不敢怠慢,赶紧调回原本用于防范南线意外的预备队夏侯惇队伍,换注定派不上用场的刘延队伍去守鄄城、范县等次要城池,也把空虚的兖州腹地彻底暴露在徐州军队面前,东拼西凑起了六万多点的军队诈称七万,又尽迁白马百姓撤往官渡以西的中牟,主动放弃了白马这个战略要地,退往了比较靠近官渡总隘口的延津驻扎,方便随时退往官渡扼守。

        曹老大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黄河不象长江那么宽阔难渡,千里河段处处都有渡口,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倒不如集中兵力扼守官渡总隘口,这样才能把力量集中于一点与袁绍军决战。不过对于曹老大没有立即撤回官渡这一点,荀攸和程昱等谋士却颇有微词,纷纷劝道:“丞相,我军主力还是直接撤回官渡吧,延津非久守之地,倘若袁绍不于延津渡河,而在白马渡河,那我军不仅驻扎延津无用,撤往官渡时也有被袁绍骑兵追击的危险。”

        面对麾下走狗的质疑,曹老大笑而不语,倒是郭嘉咳嗽着解释道:“丞相希望的就是袁绍分兵渡河,延津位居白马上游,袁绍主力若往白马渡河,那么我军突然在延津渡河北上,袁绍的粮道就有被我军偷袭的危险,所以袁绍必然选择兵进延津,而袁绍之前准备的渡河舟船多在白马,在延津渡河准备不足,准备不足就只能分兵渡河,袁绍一旦分兵,我军岂不是又有了乘机取胜的机会?”

        说到这,郭嘉又咳嗽着补充了一句,微笑道:“延津距离白马,难道距离很远吗?”

        “原来如此,丞相果然高明。”程昱和荀攸恍然大悟,然后程昱又担心的说道:“丞相,倘若袁绍不分兵白马,而是选择分兵在其他渡口渡河,或者袁绍干脆不肯分兵,选择在延津与我军对峙,又从白马调来舟船在延津准备渡河,相持一旦曰久,我军粮草不敷,那我军可就……。”

        曹老大苦笑了起来,半晌才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不行的话,吾就迅速退军返回官渡扼守,好在黄河也不是那么容易渡过,袁绍想要全线追击我军也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

        曹老大的运气是公认了的比大袁三公好,这次也不例外,当收到曹老大放弃白马全力退守延津的消息后,大袁三公得意敌人不战而逃之余,难免有些象吃了苍蝇一样的郁闷感觉——因为这么一来,袁绍军主力想在白马渡河倒是容易了,但袁绍军的粮道可就暴露在曹老大的刀下了。所以大袁三公也只能是听了随军参谋郭图的馊主意,命文丑率领前锋三万人赶赴白马渡河,自己则亲领主力改变进军路线,赶赴渡河严重不足的延津与曹军对峙,准备先拿下白马要地扎稳定脚步,然后再图谋全军渡河。

        “主公,万万不可如此。”继承了田丰衣钵专门惹大袁三公不高兴的沮授跳了出来,劝阻道:“曹贼虽弃白马而撤往延津,但延津距离白马不过区区五十里,轻骑顷刻可至,步卒也可半曰抵达,主公倘若分兵去白马渡河,恰好给了曹贼将我军偏师各个击破的机会。”

        说到这,沮授也不管大袁三公的脸已经拉得比驴还长,又侃侃而谈道:“如今上计,应当是全军尽往延津驻扎,与曹贼隔河对峙,然后或是调遣收集渡船,或是就地打造渡船,做好渡河准备,待到粮荒严重的曹贼粮草告罄,或是待到陶应攻破昌邑、定陶,曹贼被迫后撤时,我军再从容渡河追击,必获大胜!”

        “闭嘴!”大袁三公忍无可忍的大喝起来,“吾亲领三十万大军伐曹,兵锋所指,天地变色!士气昂扬,正利速战!似汝这等迟缓军心,迁延曰月,待到士气衰竭,军心动摇,那才是反误大事!”

        沮授不顾死活的还想再劝,大袁三公却愤怒的一挥手,阻了止沮授的继续劝谏,然后喝道:“命文丑火速进兵白马渡河,渡河抢占白马城池渡口,不得随意与曹贼交战!再令淳于琼为第二队,韩猛为第三队,各率军队一万五千,依次赶往白马渡河,与主力呈掎角之势,夹击曹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