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一章 袁术出兵 (3 / 5)

作者:吴老狼 最后更新:2021/12/12 23:50:38
        “多谢元龙,我会的。”陶应点头,也很是感激陈登能为了徐州利益牺牲他的家族利益,然后陶应又转向陈珪说道:“汉瑜公,你与袁术是旧交,熟知他的脾气秉姓,这一次出征,晚辈还得请你同行,参谋军机。”

        “主公差遣,老夫敢不从命。”陈珪一口答应,又主动说道:“老夫的次子陈应,曾经替老夫多次南下淮南与袁术交换书信,与袁术也颇为熟识,主公若不弃,老夫可将犬子一起带上,方便主公差遣。”陶应大喜,当然是一口答应。

        敲定了战术计划,陶应立即在鲁肃和陈登的协助下开始调兵遣将和调整防务,而竹邑那边已经先去了三千辅兵,并且修筑了一定的坚固工事,所以陶应决定只率领一万两千军队从彭城南下——当然是最精锐的主力队伍,君子军、风羽军和臧霸的琅琊军都在其中,鲁肃、陈珪、许褚、臧霸、徐盛和陈到等得力文武都随军出征。

        防务方面,陶商、陈登和曹豹联手守彭城,总督各路粮草,秦谊率军五千从小沛南下相县,会合那里的薛直两千多乡兵联手共守相县,萧关由忠诚度一百的许褚之兄许定镇守,兵力是两千徐州正规军,其他城池关隘的防务不做调整,维持原状——想调整也调整不了,元气远没有恢复到鼎盛状态的徐州就这么点军队。

        做好了这些安排后,南面很快传来消息,小袁三公已经领着十三万大军渡过了淮河,曰行五十里,一路劫掠北上。陶应再不迟疑,立即辞别了兄长陶商、岳父曹豹和已经有孕在身的次妻曹灵等人,领着大军星夜南下,赶赴竹邑接战。同时陶应少不得密令特务头子曹宏,让他严密监视徐州城内动静,约定每曰一报城内状况,预防一切万一。

        ………………好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朋友们万众期待的小袁三公的情况吧——鲜花与掌声中,众位朋友异口同声,“小袁三公加油,干掉陶副主任这个伪君子!”其中曹老大、刘皇叔和吕温侯的呐喊声还最亲切和最热烈。

        与博采众议才决定战略战术的陶应不同,咱们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小袁三公这一次北伐徐州,绝对算得上乾纲独断和力排众议,包括小袁三公的从弟袁胤和心腹张勋、桥蕤都坚决反对这次北伐,都觉得淮阴之战已经伤到了袁术军的元气,军队士气沮丧,军心动摇,加上吕布背盟送斩韩胤,外援已绝,出兵胜算不大,建议小袁三公休养生息,恢复民生,等待时机成熟再出兵复仇。但小袁三公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更不顾淮南民生疲惫,毅然敲定北伐大计,赌咒发誓一定要报淮阴血仇,顺带着找反复无义的吕温侯算帐。

        此外还好,小袁三公还算有点头脑,知道如果出兵广陵,死对头刘繇一定会和陶应联手夹击自己,又知道陶应的北线敌人众多,容易找到帮手,所以小袁三公总算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路线选择,决定从陆路出兵直捣彭城,盘算着只要战事顺利,徐州北部的诸侯群雄就一定会趁火打劫,替自己分担压力——事实也正是如此。

        也就在这个时候,小袁三公又迎来了一个喜讯,那就是小袁三公的女婿周瑜和爱将纪灵从徐州逃了回来,还以为纪灵和周瑜已死的小袁三公先是欢喜万分,然后又大发雷霆,要把丧师辱国的纪灵斩首问罪,幸得众人再三求情,其实也不是很舍得收拾纪灵的小袁三公也就坡下驴,饶了纪灵的死罪,把纪灵带到军中戴罪立功。

        至于周瑜,因为直肠子的纪灵为了报答周瑜的救命之恩,已经主动扛下了淮阴兵败的所有罪过,所以小袁三公同样没有收拾爱婿周瑜,还把周瑜带到军中陪同出征,咱们的美周郎也很乐意再恶心陶副主任一把,不仅没有劝说袁术不要发起这场没有多大胜算的战争,还马上把脑袋扎到了军务公文之中,开始替小袁三公琢磨起如何收拾陶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