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章 人才问题 (2 / 3)

作者:吴老狼 最后更新:2021/12/12 23:50:38
        “非也,非也。”陶应赶紧摇头,解释道:“小弟并非不想开口恳求仁兄,只是小弟知道,元龙兄的家业多以田地和庄园为主,此次曹贼之乱,元龙兄的资产损失十分惨重,所以小弟实在不忍再让元龙兄雪上加霜,故而未曾向元龙兄求助。”

        解释到这,陶应的心中忽然一惊,忙凑上前去,拉着陈登的手低声问道:“元龙兄,你是如何知道小弟在造霹雳车的?还有,元龙兄又是如何知道小弟需要镔铁、生丝和檀木?事关重大,万望元龙兄不吝赐教。”

        “二公子,陈登知道你行事保密,不愿让外人过多知道你的军机。”陈登拍拍陶应的手,低声诚恳的说道:“但二公子,你选的练兵地点不对啊,徐州城一带人口众多,地少人稠,二公子想要防范军机不致外泄,实在是难如登天。比方说愚兄,愚兄虽然没有刻意刺探公子你的军机,就无意中通过其他渠道听说了你秘造霹雳车的消息。”

        “多谢元龙兄指点,陶应受教了。”其实陶应何尝不知道君子军的营地距离徐州城池过近,极为容易走漏军机,但眼下君子军初建,很多事都要从头开始,营地距离大本营一旦过远,这些事办起来就得事倍功半,严重拖慢君子军的建军脚步,所以陶应也是逼于无奈,这才暂时选择了驻扎在徐州小校场。

        无奈归无奈,与陶应交情平平的陈登能给出这样的指点,也算是很够意思了,所以陶应除了再三道谢之外,又主动交底道:“陶应不敢欺瞒元龙兄,其实陶应早有搬迁营地的念头,只是诸事尚未齐备,暂时不能成行,待君子军的战马到位,陶应就打算禀奏父亲,请父亲允许陶应移师下邳,到下邳驻扎,届时,还请元龙兄多多帮忙。”

        “公子打算移驻下邳?”陈登皱了皱眉头,有心想要提醒,却又担心交浅言深,横生枝节。

        “元龙兄,有什么不对吗?”陶应发现陈登神sè不善,忙问道:“元龙兄,小弟的这个计划如有不妥,还请直言指点。”

        陈登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拐弯抹角的提醒道:“公子,此次曹贼祸乱徐州,徐州五郡无一幸免,全遭兵火洗劫,惟有下邳受损最小,即便是彭城、郯城和广陵这样的徐州重镇,目前人口民生都已远远不及下邳——公子移师下邳,只怕军机保密更难。”

        “什么意思?”陶应有些糊涂,但陶应又很快醒悟过来,暗道:“陈登说得对!徐州五郡全都元气大伤,只有下邳受损最小,徐州的赋税钱粮,实际上大半要靠下邳供给,这样关系重大的经济人口重镇,在我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和战绩前,我那个便宜老爸陶谦如何敢放心交给我?只怕我提出移驻下邳,第一个反对的就是我那个便宜老爸!”

        想明白这点,暗暗钦佩和感激陈登之余,陶应忙又说道:“元龙兄指点的是,陶应明白了,下邳确实不适合陶应——家父也未必放心让陶应驻扎下邳。陶应斗胆再请教元龙兄,依元龙兄之见,陶应应该移驻何处比较方便?”

        “此子果然不简单,虽然有点轻率和冒失,但能够做到听话听音,一点就透,也算难得。”陈登心中赞许,又迟疑了一下,陈登终于还是决定好人做到底,微笑说道:“二公子,彭城正南八十里处,有一城名曰梧县,曹贼之乱时,城中百姓惧怕曹贼屠城,十九星散,流离他乡,即便曹兵退却,也少有百姓还乡耕种,全城百姓现已仅有一百余户,地广人稀,但城池和房屋,却又大都完好,无论屯粮驻兵,都相当方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