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基好奇的把目光转到两支羽箭上,见这两把羽箭并一致,一把箭的箭杆很细,铁箭头小而尖,另一把箭的箭杆比较粗,箭头宽而大,陶基不由疑惑道:“箭怎么也造两种模样?有什么用?”
“有大用。”陶应也知道得给陶基吃点定心丸了,拿起两支箭解释道:“细而轻这支箭,是用来远shè用,可以最大限度增加shè程,在敌人shè不到我们的地方shè杀敌人。粗而重这种箭,是近战用,shè程虽然近,但冲击力很强,可以shè穿盔甲。”
“是吗?我看看。”陶基又是欢喜又是好奇,赶紧接过那两种不同的弓箭仔细观察,还用手掂分量。
“公子,还有你要那种纱衣。”曹宏又变戏法一样的拿出一件纱衣,递到陶应面前,“按公子的吩咐,全是生丝编成,末将找了最好的织布师,编得很紧密。”
“二哥,你要女人穿的纱衣干什么?”陶基疑惑的问道。
“防箭。”陶应一边撕拉着那件纱衣检查结实程度,一边解释道:“生丝如果编得足够紧密,箭头就shè不穿,把这种纱衣穿在身上,箭上去就算shè进了肉里,只要拉纱衣就可以把箭头扯出来,这样再治疗伤口就容易得多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士兵伤亡。”
“是吗?还有这样的好东西?”陶基又抢过纱衣仔细看了起来。
“东西倒是好了,可是太贵了。”曹宏哭丧着脸说道:“二公子,你可知道,如果你要九百件这样的纱衣,末将得要付出多少钱粮?”
“我不想知道,但九百纱衣我要定了,曹将军你就请替我想办法吧。”陶应耍起了流氓,又拿起那支轻箭笑道:“曹将军,投桃报李,九百件昂贵纱衣不白要你的,告诉你一个省钱的法子,这种轻箭,铁箭头可以再细一分半,这样就可以节约不少造箭的生铁了。”
“可以再细点?”曹宏大喜,道:“我还担心公子嫌箭头太小,既然公子还在嫌大,那末将马上命令工匠另外再造。”
“有劳曹将军了。”陶应微笑,又问道:“曹将军,我请你招募的十名木匠,还有准备的坚硬木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