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的君子军队伍中,彻底摆脱了孙策军的追杀后,君子军也停下了快速奔驰,改为下马牵马步行,以此节约马力。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陶应才算是找到了机会和鲁肃交谈,笑着向鲁肃问道:“子敬,今天看了我们君子军与孙策小儿的战斗,觉得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们君子军的手段不太光彩,不够光明正大?”
“战场之上,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只要目标光明正大,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鲁肃微笑着答道:“如果连战场厮杀都要光明正大,那大汉军队也别用马战步战了,直接退回秋战国时的千车对冲算了,况且就是秋战国时的列阵布车,天下诸侯之间还不是各玩花样,各施诡计?公子用计,理所当然,有何不可?”
“子敬,请你当君子军的军师,真是我这一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啊!”陶应哈哈大笑,很是满意鲁肃的豁达懂理,绝无半点迂腐。
“公子,在下有一件事很担心。”鲁肃没和陶应在君子到底卑鄙还是不卑鄙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只是沉吟着说道:“今i一战,孙策假做与我军客套谈判,乘机派兵迂回包抄我军后路,虽被我军及时识破,躲开孙策陷阱。但也足以证明两点,第一是孙策的头脑很清醒,对我们没有半点轻敌的念头;第二是孙策小儿对我军战术有一定了解,知道我军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才提前布置陷阱,企图将我军一网打尽。”
“我也有这个感觉。”陶应点头,又道:“其实我早就知道,我的君子军战术迟早会被敌人研究和效仿,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我与笮融大战才不过十来天时间,孙策小儿就已经摸清楚了我的基本战术套路,还因地制宜布置了陷阱。”
“公子,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鲁肃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以孙策小儿之能,再以他对我们的了解,他会不会老老实实的留在东城,和我们在地形复杂的东城一带周旋,白白浪费时间?孙策小儿对你奔袭穿插到东城以西,又会怎么想,怎么看?”
“这个……。”陶应开始犹豫了,也开始觉得自己有些太过想当然了,认为孙策一定会和自己打游击战,怎么就没考虑过另一种可能——自己奔袭到东城牵制孙策,岂不是间接告诉了孙策,自己守卫广陵需要准备时间?
“公子,在下还有一个问题。”鲁肃忽然又问道:“今i阵上,公子你大骂孙策骗取袁术信任,指使吕范出兵广陵,并不是为了袁术开疆拓土,而是为了孙策自己抢夺地盘,乘机摆脱袁术控制——这些言语,不知是公子随口胡说?还是真有此事?”
“子敬你问这个干什么?”陶应一楞,老实答道:“不瞒子敬,我确实是随口胡说。”
说罢,陶应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也不是完全的胡说八道,孙策小儿的为人我知道,野心勃勃,不甘居于人下,只怕早就生出摆脱袁术小儿自立的野心了。”
“既如此,那公子为什么没有考虑另一个计划呢?”鲁肃微笑着说道:“如果让袁术知道孙策的野心,又让袁术相信孙策有这个打算,那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