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资料显示索尼是何时从何人手中拿到钴酸锂这项技术的,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项被英国人束之高阁的技术在脚盆鸡那里却如同至宝。
到1991年的时候,索尼发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商用锂离子电池。
在索尼推出锂离子电池之后,那个号称地表最强实验室的贝尔实验室也成功拿下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
对于这项专利,贝尔实验室采取来者不拒广撒网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出售专利:先交一笔授权费,之后每卖出一块电池再从销售额中抽成。
但是贝尔实验室没有说这种软包聚合物电池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一充电就鼓包胀气。
最后就连贝尔实验室都说,这个是材料的本质问题,无解。
后来,能够在新能源领域搅得天翻地覆,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曾毓群。
只有这位大佬通过改进电解液配方把问题解决,又恰好遇到手机、MP3、笔记本电脑普及,成为占到一半市场份额的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
至于关于锂电池市场的专利纠纷,这么说吧,1993年,当古迪纳夫和他的团队正在专心致志地徜徉在材料化学的奇幻海洋中时,他的实验室来了一位叫冈田重人的访问学者。
然后当锂离子电池的第三种正极材料诞生时,这个名叫冈田重人的家伙已经源源不断把情报送回日苯。
后来发明人古迪纳夫老爷子就深陷各种专利的麻烦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