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如今还在用的辅臣自然都是治国理念和他保持一致的,所以,其他辅臣也都没有再说什么。
接下来,进一步改革科举选才的制度便以诏旨的形式颁布了下来。
吏部、学部、礼部这三个负责这类制度改革具体执行的官衙,其尚书侍郎等官自然不敢置喙。
只是当这一政令让天下人知道后,倒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毕竟会试、殿试已经实行了数百年,而很多人也习惯了在乡试后通过会试、殿试鱼跃龙门的人生路。
现在倒好,会试、殿试直接没了。
而且举人就可以直接参加选官考试,一旦考试通过就可以直接授官。
这让许多自诩将是国之干才、才华横溢的士子大为失望,他们需要在功名上分出高低来。
何况文人本就相轻。
“朝廷这制度改革的,这是真的在朝不允许学阀出现的路子改呀,没有状元、榜眼、探花也就罢了,如今干脆连进士也直接废了,我天下士子从此皆为举子,可如此怎知高低啊!”
福建解元邹忠荃此时就因为此事对沈永琦埋怨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