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又举荐了几个朝中的官员,一同调任过去,辅佐齐弘量。
这些官员都是无名小卒,大家听都没停过,自然无所谓,便都同意了。
随即,一封圣旨当天便发了出去,随行的还有洪承畴,袁崇焕,太子中允孙承宗三人,另外,从关宁军中又调动了曹文诏,这四人,都是王轩点名要的,李善堂自然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事实上还有一人孙传庭,只是现在人在永城做县令,一时间调动不得。
洪承畴两人倒是昨天就知晓了消息,而孙承宗接到消息的时候却一脸懵逼,我,太子中允,调任广东,参与平叛!?
我好像不认识李善堂吧,更何况齐弘量了,对西南的事情一概不知,调动我过去干什么?
不会又得罪了什么人,这些家伙又要害我吧!
不过……能暂时远离朝堂这个漩涡也不算坏事,最近四大党派斗的越发厉害了,他颇有种早晚被牵连进去的感觉。
这些年,他隐身在太子府中,虽说不受待见,但也有个好处,便是很少被朝中争斗牵连,平安度过十三年之久,这十三年,他旁观朝中争斗,心中领悟很多,想来,若是早早踏入朝政之中,此刻不是被贬官在家,就是身不由己,被这如蛛网一般的关系交缠,终身逃脱不得。
这些年多少有志之士,因牵连过深,最后一身才学都用到内斗之中,致使朝政荒废,他实在不想落到那等境地。
但,随着万历皇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两年,孙承宗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各派官员开始有意无意地拉拢他,两年前,应天乡试的一件小事,他差点被逐出京城,后来还是被东林党人刘一燝保了下来,从那一天开始他身上便被迫打上了东林党的标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