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一地有巴蛇的亚种?”董仲舒疑道。
“我在太平堰见过一蛇身长六丈,只怕是那巴蛇的亚种了”文翁道:“此蛇性喜兴风作浪,一旦遇大雨天气就必然作妖,诱发洪水恶浪毁坏河堤,往昔我不才难于针对,此番恰逢仲舒兄,还望仲舒兄助力,如此也能趁早除掉祸患!”
“仲翁看得上我这点手段,尽管用便是”董仲舒道。
“我就知道仲舒是爽快之人”文翁高兴道:“那巴蛇盘踞之地乃一分水之地,但凡除掉那巴蛇,我也方便引水入蜀地,如此也能让乡民不愁用水,甚至还能开凿良田。”
“仲翁兄所做真乃功在千秋之事”董仲舒赞道。
“不敢”文翁道:“不能饱腹何谈教化,我这学宫再能授学,至少也要先保证求学者不饿到肚子才能学知识。”
学宫大典选择了夜晚就是为了不耽搁众人的日常生计。
但即便文翁做到了面面俱到,也抵不过众人面临的最基本需求。
种地能饱腹,狩猎能饱腹,买卖生意能饱腹,但读书不能饱腹,而要等到做官领俸禄,那又不知是何年何月。
文翁曾经画了一张饼,但没有人吃这张读书能做官的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