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中最终只剩下郡守府抽调而来捧场的一些小吏。
想要解决学宫的生源问题,文翁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巴蜀诸多人所面临的饥饿问题。
磅礴的大雨让他讲学失败,但也让文翁心中有所悟,通晓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才能让良田遍布巴蜀,而要做到学宫广招门生,那又不知是何年何月。
但文翁必须踏出这一步,只有踏出了这一步,他的学宫才有可能迎来求学者。
作为汉国官方学宫的首创者,但凡他能经营成功,或许学宫又能遍布汉国四处,从而打破种种知识垄断,也让朝廷政令通达。
他脸上带着光,看向董仲舒时只觉天意都在帮衬他。
但凡前来的调查者换上另外一个人,或不具备足够的实力,或必然迎来推辞,拒绝他这个郡守的征调。
而只有董仲舒这种人又有实力,又有大公之心,并不会因为是朝廷命官只执行朝廷政令,甚至于对方和他的理念惺惺相惜,还有几分结交的情谊。
文翁在黑暗中摸索了数秒,随即在那儿梆梆梆一阵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