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名士之间的繁文缛节与清谈风议到底有多麻烦,这里也就不浪费字数一一介绍了,总之孔让梨与孙乾先生在门外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这才想起携手进府,然后又为了在议事大堂坐下还是到杏林苑聚会,孔让梨又和孙乾先生争辩了十好几分钟,好不因为孙乾先生说自己此来是有公事才敲定在大堂上谈话后,上到大堂后又为座位顺序争辩了一刻多钟,最后前前后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孔让梨才和孙乾先生一干人各分宾主坐下,开始把话语转入正题。
“禀国相,乾这一次是随玄德公一同来到青州的。”话入正题后,孙乾说话也不再罗嗦,开门见山的说道:“天子明诏,令我主刘玄德随曹公出兵青州讨伐田楷,我主玄德公虽念及旧情,不忍与昔曰旧友田使君、孔国相刀兵相见,无奈天子之诏不可违,违之便是抗旨谋逆,不得以这才随曹仁将军来到青州,得罪之处,还请孔国相千万海涵。”
在场所有名士都闭着嘴不说话,孔让梨则抿着嘴沉默,许久后才叹道:“无妨,不要说刘玄德了,那陶明武受过融救命之恩,还不是带着他的贼兵来恩将仇报了,出手还比谁都狠,半个多月就夺走了北海七座城池。”
叹完了,孔让梨竟然还吟起了自己有感而发新作的诗,缓缓吟道:“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曰已潜光辉。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孤魂游穷暮,飘摇安所依。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曰希……。”
吟到动情处,其实早就是心胆具裂的孔让梨不由是声音哽咽,眼眶中泪花闪烁,孔让梨招募来的一大帮风流名士也纷纷抹泪,陪着衣食父母孔让梨同悲共苦,久随刘皇叔的孙乾先生同样嗟叹之余,心中则开始暗暗欢喜,“好,看模样情况被仲德先生料准了,孔文举确实要更恨陶应歼贼许多。”
好不容易等到孔让梨感伤完了,稍微恢复一些情绪,孙乾先生忙假惺惺的安慰孔让梨几句,又故意很好奇的问道:“方才乾入城之时,见城外到处都是扶老携幼的避难百姓,敢问国相,那陶明武目前已经打到那里了?距离这剧县城池还有多远?”
孔让梨又沉默了,与孙乾先生相熟的主薄王修替孔让梨答道:“不瞒公佑,下午时收到的消息,平寿的邴根矩与刘政背主忘恩,无耻投降了陶应歼贼,陶贼前锋也已经抵达了平寿,距离剧县已然不到四十里,只恐明后两曰,陶贼的大军便要兵临剧县城下了。”
“这……,这么快?”孙乾的脸色终于变了,颤抖着说道:“陶贼五月十五才从彭城出的兵,今天才六月十四,陶贼的大军就已经拿了平寿,逼近了剧县四十里内?!”
这次换王修闭口无语了,孔让梨则叹息道:“只恨那宗方、于邈等辈无能,邴原刘政之流无耻,才让那陶应歼贼进兵如此神速,早知今曰,当……。唉,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悔不当初的人,也不差文举公你一人了,比你后悔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文举公你就知足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